当前位置:农民生活资讯网 >> 文学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刘磊:野外学习与中国之路——评贺雪峰《在野之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刘磊:野外学习与中国之路——评贺雪峰《在野之学》

发布于:2021-02-05

正文/刘磊

中国正处于急剧转变的时期。如何认识和理解中国,探索中国的生存和发展之路,是中国社会科学必须面对的问题。

早在十多年前,甘阳先生就借鉴公羊学,提出了认识中国现实、探索未来道路的“三个统一”命题。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孔子传统”),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对平等和正义的追求(“毛泽东传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围绕“市场”延伸的许多观念和做法(“邓小平传统”),

无独有偶,在法制史研究领域,黄宗智先生也提出了类似的命题,认为中国法律秩序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于整合古代“中国法制”传统、移植自西方的法律传统和20世纪中国革命的传统。

这种融合不同传统的思想无疑为把握中国的问题提供了极其有益的启示。因此,一个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具体的、可操作的途径来实现这种宏观层面的思考?

1 在田野,看见中国之复杂

著名社会学家、“华中地方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何雪峰教授的新书《在野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其实就包含了一些关于“三统一”意义上的实践途径的思考。

书中有两条线索《在野之学》。显性线索体现了对实证研究的追求和社会科学的主体性,隐性线索则隐含着对“古今”“中西”的讨论。在“古今”问题上,“现实研究更为紧迫和重要”(第110页),“一个真正了解现实的人必须有了解历史的能力”(第44页),在,

经过近代的变迁,中国传统文明与现在既有连续性,又有深刻的断裂。当代大陆新儒家试图弘扬儒家传统,但由于缺乏对现实的真正把握,他们未能深入中国人的思维和日常生活需求。这样的努力只停留在一些知识精英的倡导层面,或者是极其有限的行为,甚至可能在资本或权力的诱捕中被异化。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社会主义传统似乎正在消失。但一旦进入普通民众的言行以及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实践中,就会发现这个传统其实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背景。在各种传统的交织影响下,中国实践的许多方面呈现的画面或形式是复杂的,甚至看似矛盾的,因此很难用任何一种传统来充分解释这种实践。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西方传统影响广泛,成为许多人观察和判断中国的主要基准。对此,《在野之学》强调对西方经典理论的研究,主张社会科学的本土化和主体性,认为社会科学的主要目标是理解中国实践,主要任务是建立具有主体性的中国社会科学,而不是着眼于与西方理论的对话,不能指望从西方理论中得到现成的框架甚至具体的解决方案来解释中国问题(第71-87页)。

怎样才能克服西方话语带来的束缚?有必要面对这种做法,“尖叫着冲向田野”(第9页)。一旦进入这个领域,你会发现没有本质的、一成不变的“传统”,“一切固体的东西都消失了”(马克思、恩格斯),一切“传统”都在被丰富的实践所洗涤和重塑。“华中地方派”的研究表明,在社会生活层面上,中国人在生活实践中的“本体价值”、“为人”、“礼仪”在保持其“连续维度”的同时,发生了深刻的调整、转化甚至重构。

在国家和社会治理层面,一些深受西方学术话语影响的政策实践可能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需要通过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传统进行调整或纠正。比如在土地制度的争论中,贺雪峰和他的团队与一些经济学家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后者对土地权利逻辑的认知过于偏向西方经济学的概念和话语,无法准确把握中国复杂的土地权利实践和相应的“宪政秩序”。

2 打开中国田野的正确方式

仅仅是进入田野也并不足以产生对中国实践的深刻理解,更不足以建立有中国主体性的社会科学,还需要以正确的方式进入田野。《在野之学》从学术立场、学术方法以及学生培养三个层面阐述了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以正确的方式进入田野。

无论是在哪一个层面,“野”字流露出的学术精神都是大进大出、大开大合,不信奉教条,不迷信权威,正是这种精神为容纳多种传统的驳杂实践以及生成有解释力的理论体系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可能。

学术立场层面的“野”,既指向与“庙堂”相呼应的乡间之“野”,也指向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后发国家之“野”。正因为身处乡间田野,所以更能贴近中国的土地思考问题;正因为不同于西方国家,所以更需要把握中国的基本立场与战略利益。

学术方法层面的“野”,一言以蔽之,通过“田野的灵感”和“野性的思维”形成对中国问题的“饱和经验”(页3-19、117-120)。无论是学术立场还是学术方法,若要持续有力地推动社会科学的本土化,都要落脚于培养大量有国情意识、现实关怀且有深刻思考能力的研究者。正因如此,《在野之学》将学生培养放在第一位,强调要将“野蛮成长”“解放学生”(页153-166)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

如果将视野追溯至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进程中,可以发现这种注重“田野”,注重调查,注重以中国经验为本位的研究,是许多先行者融贯不同传统、探寻中国道路的一条基本进路。

无论是梁漱溟、吴文藻、费孝通这样的学者,还是瞿秋白这样兼具学者与革命者身份的人物,抑或一些职业革命家,尽管个人偏好存在差异,但在面向实践、避免高谈阔论式的研究上,却有着十分相近的取向,他们中的许多人不断地在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明、中国现实之间往返,试图搭建能够联结不同传统的纽带,进而探寻出中国的道路。

就此而言,贺雪峰有一个有趣的观点,认为三个“半通”成就了费孝通,说的是费孝通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西方理论以及中国社会经验都有理解,但又都不拘泥于任何一个方面,最后实现了高水平的贯通(序言,页11)。

正是由于是“半通”而不是“全通”,像费孝通先生这样的学问家以及许多实践者就不太会受制于特定方面传统的束缚,能够以从容、开放的态度面对丰富复杂的实践。反之,对于很多人而言,如果是单纯追求对一个方面所谓的“全通”,恰恰意味着会形成极大的思想束缚,甚至会落入教条主义的窠臼之中。

3 理论与实践的双人舞:大循环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了解经验就能做到对多方面传统的贯通。尽管一些研究者也重视经验,但所获取的只是朴素、浅层、片面、局部甚至是狭隘的经验,以这样的经验感研究问题就容易只及一点不及其余,就容易用已获得的十分有限的经验不断地佐证并强化业已形成的偏见。

若要实现真正的贯通,根本之处还在于要形成“饱和经验”(页3-19),以“饱和经验”统摄各种理论及实践传统。什么样的经验才是饱和的?这不是仅在抽象哲学层面就能讨论清楚,也不是通过量化指标就可以精确衡量,而是一个实践性问题。

只有长期、反复、高强度甚至不厌其烦地浸泡在实践场域中,研究者才会在经验感觉上不知不觉地产生蓦然回首恍然大悟式的顿悟,亦即获得书中所强调的“经验质感”(页20-33页)。

在贺雪峰看来,“一旦形成经验质感,有了想事的能力,就可以具备真正做中国经验研究的基本条件,就有了理解文献的能力,就有了理解经验与实践复杂性的能力,就有了理解西方社会科学发生语境的能力”(页45)。

由此可以看出,贺雪峰并未将“饱和经验法”限定于农村研究,而是潜在地指向了“中国经验研究”的整体。不仅如此,他还指出深入把握来自西方这一支传统的一种重要方法,那就是不仅要阅读西方理论,还要深刻地认知西方实践,在实践的语境中深刻地把握西方理论,进而将西方理论灵活地运用于对中国问题的研究之中。

贺雪峰及其研究团队以“饱和经验法”开展研究,隐含着融贯古今和中西不同传统的追求,试图在大量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能够包容多种传统、对中国现实以及未来有解释力的理论体系。

《在野之学》用强调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大循环”对以经验为本位的研究方法作出进一步阐述(页58-63)。“大循环”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华中乡土派”希望在理论自觉和方法自觉的层面打通“经验”与“理论”,从而作出更大的理论贡献。

与“大循环”相对应的是“小循环”。“小循环”强调由理论到经验再到理论,其中所言的理论往往主要是西方理论,注重的是对既有研究进行梳理,从中找到理论对话点,再来完善理论。

尽管《在野之学》是以侧重与西方理论进行对话的研究作为重点批评对象,实际上,这种批评的价值也不限于此,因为基于任何一种理论传统的研究都有可能形成内部的“小循环”,而一旦形成这种循环,就很可能忽视外部实践经验的复杂性,轻视其他理论传统所提供的解释视角,进而使得特定的理论逐渐趋于封闭、保守甚至僵化。

例如,在中国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中,一旦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和运用进入“小循环”,就会简单地将经典作家的具体论断作为实践依据,而不是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如何才能打破“小循环”?最为重要的就是要重视“大循环”,以“大循环”统摄“小循环”,“大循环是前提,小循环应以大循环为基础”(页60)。以大循环统摄田野研究与理论创建,如同永不休止的双人舞。

未来中国还有十分漫长的道路要走,中国的社会科学可以并且应当有更大的作为。若要实现这样的作为,为中国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本土化、有主体性的智识贡献,就需要重新回到田野,以在野之位、求在野之学。在此意义上,“在野之学”探索的不仅是学问之道,也是治国之道,不止是中国社会科学之道,更是中国之道。

(本文为贺雪峰所著《在野之学》一书书评,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授权发布。)

华文好书选读

《在野之学》

贺雪峰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0年10月

本书为著名乡村研究学者贺雪峰教授系统总结华中乡土学派的研究方法,并进而更上层楼,扩展到对中国目前整个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总体反思。

其核心观点就是通过“饱和经验”,来培养研究者的“经验质感”,从而建立真正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主体性,而不再把中国作为西方社会科学理论的试验场。

本书从乡村问题入手,对目前中国社会科学的整体定位与具体方法提出了有力的挑战。作者认为目前中国社会科学很大程度上从属于以西方为中心的学术体系,既不立足于中国社会本身的问题,也无法为中国社会提出真正的解决方案;在方法上则属于从学术到实践又回到学术的“小循环”。

作者主张建立中国社会科学的主体性,回应中国社会自身的发展和挑战;在方法上采用从实践到学术再回到实践的“大循环”。

同时作者还主张改变中国社会科学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以经典阅读和饱和经验为核心、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新模式。只有形成具有新理念的学术研究群体,中国社会科学才能真正建立自己的主体性。

华文好书

ID:ihaoshu233

标签: 中国 传统 经验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