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民生活资讯网 >> 文学 >> 周人始祖后稷遇到古代版的郑爽?为什么会被自己的母亲抛弃三次?

周人始祖后稷遇到古代版的郑爽?为什么会被自己的母亲抛弃三次?

发布于:2021-01-24

在河边发现了弃婴

最近,女演员郑爽被派去热搜代孕和放弃收养,引起了全民的热烈讨论和批评。虽然她之前说过,即使是负面新闻也能带来源源不断的流量,这就意味着很多钱。但是代孕和放弃收养的“负面消息”并不会像她希望的那样带来财富,反而会引起官方媒体和公众的批评,与之合作的很多商家和专栏都会避而不谈。

但在人类早期历史上,很多中外民族确实有弃婴杀婴的阶段和习俗。其中,在儒家经典中公开记载并引起后人不断研究的,是周人始祖出生后三次被母亲姜媛无情抛弃的故事。这个“弃”后来担任了“姬”,掌管国家农事的最高官员,所以也被称为“侯姬”,被后人尊为农业之神。如果郑爽抛弃了两个孩子,也许是因为他担心孩子会束缚他未来的“名誉”和事业,那么为什么他的母亲三次抛弃了他?姜媛是古代版的郑爽吗?

侯吉崇拜他的母亲

第一,传说纪弃她而生

周人始祖姬姬弃婴的出生带有浓厚的神话传说色彩。《诗经大雅生民》年,她生动地记录(杜撰)了嵇弃婴生孩子的过程:

珏生于江源。陌生人呢?科威科思,为了不生孩子。履帝辛,妻介妻止,载震夙载。土生土长,是后稷。老师和老师一样好。不在乎就不在乎,不做伤害。神不安分,不健康,有孩子。生日过巷,牛羊。如果你生出一片平坦的森林,你就会把它砍掉。平安夜的冰被鸟覆盖着。鸟没了,侯吉却在呱。真实、好斗和健全是硬道理。

一个叫姜媛的女人,一直没生过孩子,所以虔诚地拜神。她踩在上帝(她丈夫帝喾)留下的大脚印上,发现自己怀孕了。10月份怀上孩子后,她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婴。母亲先把他遗弃在一条狭窄的巷子里,牛羊却来喂他、照顾他;他母亲把他遗弃在树林里,被砍柴的樵夫带回来;母亲又把他遗弃在河冰上,大鸟展开翅膀保护他。

被遗弃在雪地里的婴儿

但是,无论诗有多美,故事有多不同,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后人:作为母亲,姜媛为什么要残忍无情地抛弃刚出生的孩子三次?

二、古代学者的分析

姜媛作为古代的圣人,不仅在古代,甚至在现代也仍然受到人们的尊敬和崇拜。然而,遗弃孩子与她的处女和处女的“人为”是严重冲突的。因此,从古至今的学者们都想方设法探索这件事背后的理性因素,以保护江源人民免遭崩溃。

秦汉时期注释《诗经》 (《毛诗》)的毛蘅和毛茛两位叔伯,可能是较早合理解释此事的儒者。他们说:“生在后稷,不同于别人,你要表现你的精神。”意思是说姜媛之所以“抛弃”儿子,不是担心被他绑着,也不是因为养不起他。而是通过各种“奇迹”的手段,刻意表现出儿子的独特性和才华,以此来建立和加强他未来在家族中的领导地位。

0/13075465765/1000">姜嫄雕像

毛亨、毛苌等人的诠释不能说是毫无根据的杜撰。毕竟,他们生活在秦汉时期,能见到的一些文献,我们今天或者很早以前就已散佚不存了。这些古籍中是否记载有毛氏所说的内容,目前难以确知。况且,从常理推断,也不能完全排除姜嫄利用天禀神异这套“把戏”,提升自己的儿子在氏族中地位的可能性。

西汉中期司马迁撰写《史记·周本纪》时,或依《诗经》等相关记载,将此事载入史书。不过,在提及姜嫄弃子的缘由时,司马迁说:“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后世学者大都不认同司马迁说的“不祥”而弃子。唐代的孔颖达等就批评司马迁,说:“《周本纪》以为不祥,故弃之,谬矣。”他对姜嫄弃子一事的认识,也沿用了毛氏的这套说辞。此后儒者对此诗的诠释,也大多与毛氏、孔氏所言相同。

将婴儿弃于河中

三、现代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

随着近代以来民族学、民俗学的兴起和发展,现代学者对姜嫄弃子的诠释,较之古代有很大的不同。

传世文献记载和民族学材料表明,弃婴、杀婴几乎可以说是一种世界性民俗。《墨子》《庄子》《汉书》等文献记载,一些民族,如越族、羌族等,都有杀长子的习俗。直到19世纪,澳洲土著仍流行杀婴、弃婴的习俗。

上述文献记载和民族学材料给现代学者研究古代弃婴杀婴习俗提供了新的视角。有的学者据《墨子·节葬》中的一条记载,“越东有戟之国,其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认为古代之所以流行杀长子习俗,是因为这样会保证后面的孩子顺利出生、成长。

有的学者据《汉书·元后传》的一条记载,“羌胡尚杀首子,以荡肠正世”,认为古代一些民族因两性关系随意,结婚成家后,丈夫为避免自己“喜当爹”,因此流行杀首子之俗,这样就能确保后面所生的子女肯定都是自己的,借此维护本人及家族血统的纯洁。

有的学者认为姜嫄弃子是当时重女轻男习俗的反映,这和后世因重男轻女而而大量溺杀女婴的现象如出一辙。

有的学者认为,姜嫄或许因违背当时的婚姻、生育、宗教等某种禁忌,而不得不遗弃自己的儿子。

居住在康藏地区的彝族,流行婴儿出生后拜牛、马、狗、猪等家畜为父母,并将婴儿从牛、马肚子下面穿过去,也就是《诗经》所说的“牛羊腓字之”,这样可保婴儿平安顺利。有的学者认为姜嫄弃子与这一习俗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的学者认为,此事是“图腾考验”或“图腾断狱”的表现。上帝的大脚印被周人视为“圣迹”,而严禁触碰,但姜姬有意或无意地踩踏“圣迹”,且怀孕生子。他的儿子是否是周人血统,只有通过“图腾考验”或“图腾断狱”来判断,“三弃”或许就是周人“图腾考验”或“图腾断狱”的考验方式。

古希腊斯巴达人在婴儿出生后,不是用水而是用烈酒给他洗浴。若婴儿出现异常,就任其死亡。如果没有异常,则送给氏族长老们检验,被判定将来不健康的婴儿会被遗弃。非洲某些部落还流行将新生儿放在路上任凭牛羊践踏的习俗,只有未被踩死的婴儿才有继续生存的权利。有的学者据此认为,姜嫄三次弃子也是当时周族对新生婴儿进行淘汰选优习俗的体现。

文史君说

由于事隔悬远,史载阙略,姜嫄三次遗弃刚出生的儿子的真正原因,或许已难求真相,它极可能是上述一种或几种理论、观念、习俗支配下的举动。这与秦汉以后大量发生的杀婴(如溺杀女婴)、弃婴(因无力抚养而弃婴)等现象,或有相同、相近的原因。不过,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水准的提升,在现代社会,上述无论何种观念、习俗支配下发生的杀婴、弃婴现象,都应被视为反人类、反文明、反伦理的犯罪行为,是应该受到道德谴责和法律制裁的。

参考文献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

毛氏传、郑玄笺、孔颖达等疏:《毛诗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

萧兵:《姜姬弃子为图腾考验仪式考——〈诗·大雅·生民〉、〈楚辞·天问〉疑义新解》,《南开大学学报》1978年第4-5期。

盛广智:《〈生民〉诗义新探》,《克山师专学报》1985年第1期。

李衡眉:《我国原始社会婚姻形态研究》,《历史研究》1986年第2期。

(作者:浩然文史·郛生)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标签: 习俗 有的 学者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