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民生活资讯网 >> 文学 >> 听非遗故事|一一:一方转干坤在手

听非遗故事|一一:一方转干坤在手

发布于:2021-01-06

工作台前,几个美工列队,双手紧握切肉刀,专注地看着。刀刃划过石头,碎片出现了,石头渐渐露出精致的花纹。

一个冬日,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一场“力”与“美”的转换正在伊彦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上演。

“风萧萧,易受寒,壮士不归。”彝砚产于河北省黟县沂水河。相传始于战国,盛于唐宋,为历代宫廷贡品,又名Xi砚、延吉武进砚,与端砚同名,称“南端易北”。

2006年,在易县汤湖镇邓家林北东汉墓区发掘出两块石板,迄今为止发现了最早的彝砚史料。目前被逸仙博物馆和陈展收藏。图片由黟县县委宣传部提供

“易易之所以易,不仅仅是因为砚台产于黟县,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制砚人雕刻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邹在现场指导。“平台的一面,既凝结了地球变迁的天然礼物,又凝结了一代代工匠传下来的手艺和智慧。”

在雕刻过程中,工匠的眼睛观察、尺子测量和手工雕刻力度必须精细、精确。比如雕刻龙砚的鳞片时,尺寸演变一定要自然流畅,雕刻动物毛时,线条要精细、均匀、流畅。

中国龙腾飞砚长15.8米,宽3.3米,高1.8米,重约100吨。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邹设计,由50多位雕刻大师带领,历时六年完成雕刻。目前,在陈展逸仙博物馆。图片由黟县县委宣传部提供

邹说,在砚的制作过程中,工匠们构思材料,运用石头的技巧,巧妙地利用天然的石眼和砚台上漂亮的色彩,采用了平雕、竖雕、阳雕、阴雕、透明雕、雕刻等多种技法,将自然与人工融为一体,形成了精致、浑厚、质朴的独特风格。

唐代诗人李白曾在诗中写道:一面转干坤在手,清风满酒。醉卧黄龙,不知何归,举杯谢萧人。

2008年6月,沂水砚台生产技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邹被评为“中国第一砚学大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游客参观易砚展厅。图片由黟县县委宣传部提供

保护优秀传统,必须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邹说,砚台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否则就没有生命力了。

沂水河畔的砚人坚持不懈,不断突破。从他们的手掌到100吨重的巨砚,他们是第一个制作巨砚的人。他们开发的茶海、鱼缸、加湿器、石版画等新型砚雕产品开始进入千家万户。

记者:白明山

编辑:李

标签: 易县 易水 宣传部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