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民生活资讯网 >> 文学 >> 李瑞卿逝世一百周年展览:张大千为什么被低估?

李瑞卿逝世一百周年展览:张大千为什么被低估?

发布于:2020-11-11

2020年恰逢李瑞卿逝世一百周年。11月11日上午,由南京大学和南京博物馆联合主办的“莫云向梅——纪念李瑞卿老师逝世一百周年书画作品展”在南京大学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了李瑞卿及其师友弟子的160多幅绘画、书法和文学作品,展示了他的艺术和学术风格。开幕式后,“纪念李瑞卿老师逝世一百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同时举行。

有学者认为,李瑞卿作为中国近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清代碑铭书派的代表人物、近代“进士书派”的开创者,其在书画方面的历史地位和成就被低估了,而作为晚清的幸存者,书画可能只是他在晚清寄托情怀的一种方式。

李瑞卿(1867-1920)

李瑞卿(1867-1920),名林忠、林忠、弄玉、梅安、梅池、余美华安大师,清道人,江西抚州临川县阳西人。他出身名门,从小学习国学、看图、学篆书。光绪二十年(1894年)参军,次年补考宫廷,在翰林院选庶吉士。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为官,分配到江苏任师范学院总经理。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任两江优秀师范学校督学。宣彤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他被任命为江宁危使。

展览场地

李瑞卿虽然是江西抚州临川县人,但跟南京上海有很多渊源。作为中国近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他在南京大学的前身之一两江师范学校担任了七年的校监,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晚年定居上海作画,与黄、吴昌硕、曾并称“海上四魔”。画家、画师张大千是他晚年在上海生活的弟子。因为对南京的深厚感情,李瑞卿去世,葬在南京牛首山。李瑞卿墓现为当地重要文物。

李瑞卿一生贡献卓著,主要成就集中在教育和书画上。他是中国现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是现代美术高等教育的先驱,也是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先驱。他担任两江师范学校督学七年,致力于整顿教务和学风,招收中外教师,改革学科和课程体系,创建绘画手工艺系,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他的书法和书法技巧博大精深,是清代碑铭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现代“金石书派”的开创者。其弟子多有成就,如胡小石、吕凤子、张大千、李健、王才白等。他生前大约发表过20种铭文,死后他的师傅为他编了《清道人遗集》。

李瑞卿书法题字

在今天上午的展览开幕式上,南京大学博物馆馆长石梅介绍了展览的由来。南京大学118年的历史,始于两江师范学校。李瑞卿1906年至1911年任两江师范学校督学七年。今年恰逢李瑞卿逝世一百周年,所以他组织了这样一个展览。但南京大学关于李瑞卿的书画收藏有限。幸运的是,在南京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的大力支持下,160多件(卷)的公共和私人藏品被广泛收藏,展览于11日对公众开放。

展览分为七个单元:金求印、石求分、纳碑贴、金石画、两江笔墨、梅安弟子、梅安遗风。“金求印”,“s

李瑞卿《篆书四条屏》

画家兼收藏家肖平说,30多年来,李瑞卿先生在中国艺术市场一直无人问津,他的学生价格远高于他。但就李瑞卿的历史地位而言,他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奠基人,也是艺术教育的先驱。他在短短的50年里取得这样的成就并不容易,也不应该被忽视。按照肖平的说法,李瑞卿总体上是个过渡型人物。有两个方面。他是教育的先驱,是书画的过渡人。他在探索,他只开始了很多事情。"但开场很棒,他的功劳在于开场."

《仿朱耷山水》李瑞卿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王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很多人认为李瑞卿的书法有抖笔的习惯。他对此做过专门研究,认为这其实是当时李瑞卿、曾等人对碑学的一种理解。它有自己的来源,包括两种审美方法:一种是黄庭坚书法中存在这种纯粹的“波浪线”,在书法中,另一种是错误的笔法。“这种文风对我们仍然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这个例子我们还是跳不出来,还是延续了前人的原有手法。从这个角度来看,当代很多人低估了对曾、李瑞卿的认识,对他们的一些写作风格存在误解。我觉得他们有传承,有自己的思维。”王对说道。

王认为,张大千作为曾的弟子,后来经人介绍拜李瑞卿为师,受曾、李影响较大。“张大千在几个方面受到了李瑞卿的影响。首先是绘画。曾Xi和李瑞卿都喜欢四僧,对张大千的喜好影响很大。张大千后来成为石涛和中共八大的大师,在艺术临摹和创作上深受四僧的影响,这都源于曾Xi和李瑞卿对四僧的偏爱;此外,在书法方面,张大千也深受李瑞卿的影响。李瑞卿研究黄庭坚,研究金文。这些书法观念就完全传承给了张大千。”王对说道。

李瑞卿画扇

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许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李瑞卿的书法成就不仅在于书法,还在于书法,他的书法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他将清代学术、新材料发展的新方法和中国传统的春秋史,通过治经、观抄的方法,融入到他的书法研究理念中。但“石求分,金求印,碑受帖”三句话不足以概括他所有的书法研究。他的许多书法思想都收录在一本引用书法书《玉梅花庵书断》中,这是他的书法成就。他的画没有传世,主要是学石涛、八大、万南天,他们都是明末清初的遗民,所以他也借鉴他们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寄托自己的感情。

与以往的书画艺术展览不同,本次展览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大多是南京大学中文系培养的学生,这也从另一个角度给了观众对李瑞卿的额外解读,呈现出更加立体的李瑞卿。许武星认为,如果清朝不亡,清朝人的志向可能不是当画家和画家,而是很可能成为一代名臣。“我们一直认为他是一个文人和画家。其实对他个人来说,书画正是他后来对自己野心和内心的希望,也是他谋生所需要的。他真正的目标和理想不在这里。”

许武星认为,李瑞卿的成就不在于他的书法成就,而在于他是现代中国少有的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

11月11日下午,“纪念李瑞卿老师逝世一百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南京大学文学院二楼活水轩举行。学者赵、赵长之、陶、朱友洲等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李瑞卿的书法艺术和学术思想。从展览开幕到12月6日闭幕,南京大学将举办《曾熙、李瑞清书法艺术风格及观念比较——兼谈曾、李书学理念的历史影响》 《清道人经典化之路:三座里程碑》 《清末民初的金石书派与金石书风》等一系列学术讲座,让人们走近并了解这位百年前的著名书法家和教育家。

展览各单元简介:

寻找金印

《“万松草堂”横幅》李瑞卿篆书

著名书法家李瑞卿曾说:“其余书分篆书,而书学不研究篆书,所以书学必须从介绍篆书开始。学印一定是三代之旅,而且是好耳朵。”

他在清代碑派书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石求分,金求印”的主张。他认为秦代石刻篆书不能充分体现篆书之美,于是上至商周金代,追溯篆书笔法。他吸收了金文铸刻对笔画的侵蚀感,使笔画厚重而古拙,沉郁而失意,突出了篆书线条的审美价值,拓展了碑学书法的内涵。

求分于石

《节临〈瘞鹤铭〉》四屏李瑞卿

《临晋俞道由砖》李瑞卿

李瑞卿在自己的书中说:“学汉碑,差的是直。26年,我学了金历,学了六朝.每次来到纪念碑前,我都害怕失去,被规则束缚,被毡墨束缚,手指断了,忘记了疲劳。”

他的隶书得益于《礼器碑》 《张迁碑》等。而楷书得益于《郑文公碑》尤其是北魏。除此之外,他还主张“学韩之分,必有李伴镜、题词、砖瓦”。

他将大篆的涩笔运用到汉魏六朝碑刻和书法创作中。篆、隶、楷、行纵横交融变化,使大篆、隶书、魏碑三种书体统一,开创了清末民国书体书体新体,为当时研究大篆、北碑书体的宗法制。

纳碑入帖

李瑞卿也研究了很多历代的书法帖,尤其是颜真卿、苏轼、黄庭坚、米芾。晚年,他接受了沈、等朋友的建议,试图“收碑入帖”。

当时在书法的潮流下,他主张碑文的书法有其渊源,两者可以融为一体。

《王长者墓志铭》行书李瑞卿

《节临怀素〈自叙帖〉》李瑞卿

接碑入帖,克服了用平板笔写简单的字母和扎格勒布容易丢失、笨拙难写的缺点,还能使平板笔坚固,省去了浅帖的缺点。他的临帖之书心胸开阔,坚固而古老,有着强烈的金石感,而简札也美而自然。

金石入画

李瑞卿的画家,如朱耷、石涛、云寿平,擅长山水、人物画和花卉。他们画的是松、竹、梅、石,能画古佛、罗汉,简单传神。他们的美在于书法和钢笔。

《仿石涛山水》李瑞卿

他擅长绘画,熔化黄金和凿石头,用书画画。他把篆书技法融入到绘画的钩、印、点、染之中,写得慢、稳、深,具有很高的古风。其画墨和物象自然、豪放、典雅,意境无边,创造了一代优雅的古拙画风。

两江笔墨

李瑞卿在主持两江师范期间,常与端方、苗、陈、徐乃昌、夏敬观、刘一智、等结交。

他们不仅是官员和教师,也是著名的学者和儒学大师。闲暇之余,他们常常一起吟诗作曲,赏析题字书法,在瞬间相遇,

《自作诗二首》苗族孙权

从上海退休后,李瑞卿与曾、沈、郑接触较多,尤其与曾。李殊,名北碚,自称“北宗”,曾Xi,住南北,号“南宗”,有时有“南曾北里”之称。这些朋友无疑是梅安艺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梅庵弟子

在两江师范待了七年,李瑞卿以“视教育为生命,视学校为家庭,视学生为孩子”来鼓励自己,亲书学校的校训是“啃蔬菜的根,做大事”。

他致力于整顿教务,改革教育体制,改进师资,增加设备,并增设了中国最早的美术教育专业——《画谱手选》。

《致刘世珩札》吕凤子

经过他的苦心经营,两江师范学院成为江南第一高等学府,培养了李健、胡小石、吕凤子、蒋丹书、王彩柏、陈忠凡等多名优秀人才。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由梅安亲自教导的,并最终成为一代又一代人。晚年,张大千又进了他的门。文质彬彬大方的美安弟子,世代相传。

梅庵遗著

李瑞卿去世后,他的诗、词、题词被家人和朋友收集整理成《送公粮》,包括《清道人遗集》两卷,《遗集》一卷,《佚稿》一卷,《攟遗》一卷,1939年在网上印刷。

《附录》

还有《清道人遗集》记录1911年南京围城,惜死如金。还有《围城记》藏文国家图书馆和《李瑞清乡试硃卷》藏文南京图书馆。

他在世时,上海真雅图书馆出版的书法碑文有20余种,如《清道人致程雪楼手劄》、《清道人节临六朝碑》、《李梅庵临帖选》、《清道人临散氏盘》等。这些碑刻的影印出版不仅传播和扩大了梅安书法的影响,而且对中国现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