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民生活资讯网 >> 文学 >> 连续两天 上海市11个重点阶段项目和11个选题被国家级专家“评审”

连续两天 上海市11个重点阶段项目和11个选题被国家级专家“评审”

发布于:2020-11-28

“我们的工作是孵化,营养很重要。”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长勇在听取了当地专家对歌剧《康定“情”歌》的建议后表示:“本次研讨会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提高了舞台剧市场的敏感度,包括观众的眼泪和掌声,激励我们努力。”11月27日、28日,举办了2020年上海重点舞台美术剧本研讨会,期间专门讨论了京剧、昆曲、沪剧、越剧、话剧、歌剧、民族音乐、芭蕾、皮影戏、儿童剧、音乐剧、交响乐等12个舞台美术门类的11个重点舞台美术项目和11个专题。

9月23日,上海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党一百周年的主题,召开全市重点文艺创作促进会,发布首批39个重点文艺创作项目,包括15个舞台艺术项目。上海重点舞台美术剧本研讨会是名单公布后在全市范围内举办的第一次集中研讨会。来自全国和本市的38位专家对15个重点舞台艺术项目中的11个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

11部作品中,围绕建党百年主题的有8部,包括京剧《换人间》、昆曲《红色娘子军》、沪剧《一号机密》、话剧《陈毅在上海》、歌剧《早春》、芭蕾《前哨》,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题的有3部。话题涉及面很广,有话剧《晨钟》 《宝塔山下的秧歌》 《山海情深》和随想曲《康定“情”歌》,上海剧《锦绣中华•共饮江河水》和话剧《浪潮》,反映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题,皮影戏《美好的事情》,反映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儿童剧《寒色曙光》,歌颂了中国杰出人物。这些剧本和题材有的已经进入表演阶段,有的正在进一步修改和打磨,有的还处于创作构思阶段。

纳入重点剧讨论的作品中,有三个“龙华题材”。剧《白求恩在晋察冀》由上海戏剧学院和龙华烈士陵园联合出品。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长勇是编剧。该剧重点讲述了左联五烈士和左翼革命文学的历史背景。文汇沪剧团《银杏树下》以左联五大烈士之一的柔石为主角,展现他追求真理的一生。参加话题讨论的话剧《新上海人》是上海戏剧艺术中心创作的。现在剧本已经构思好了,内容也集中在《左联五烈士》上。

本次研讨会除市级剧团外,还有5个区级及民办剧团参加,文汇上海剧团《漫长的告白》参加重点剧目讨论,宝山上海剧团《九色鹿》、沁园上海剧团《宋妈妈》、上海旭俊戏剧艺术中心剧《师者之路》、上海现代人艺社音乐剧《75天》参加选题讨论,反映了上海舞台艺术创作整体的蓬勃发展趋势。

创作团队的构成体现了舞台艺术创作领域的“传承”。上海爱乐乐团提交了由《前哨》作者吕其明创作的随想曲《早春》。90岁的吕其明不顾年事已高,坚持亲自参加研讨会,听取专家意见。上海昆剧团的张静娴和纪振华两位艺术家也参加了昆曲《浪潮》现场研讨会。半个世纪前,他们主演了昆曲《早春》,这次他们作为昆曲《75天》的艺术总监参加了研讨会。

继承也体现在剧本的配合上。京剧《银杏树下》(原名《漫长的告白》)是由剧作家罗怀珍和青年剧作家龚共同创作的。沪剧《寒色曙光》由剧作家李莉和青年编剧张楚音共同完成。上海昆剧团青年编剧余夏婷担任昆曲《白求恩在晋察冀》的编剧,剧团还邀请了季振华、张静娴、蔡正仁、岳美缇四位艺术家作为艺术总监“护航”青年创作人才。

会议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旅游局、上海市文联、上海作家协会主办,上海剧本创作中心承办。自2016年以来,上海连续举办了八次全市性的电影剧本研讨会,邀请全国各地的专家聚焦精品舞台,引起了各地的关注和效仿。

“剧本是一部剧的基础,要努力多做一些像《红旗颂》这样的作品,跨界出圈,吸引从未进过剧场的观众来看剧。因此,专家们在讨论剧目和话题时,实事求是,甚至归零。”上海剧本创作中心艺术总监罗怀珍说。今年的研讨会围绕党成立一百周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题,在国家层面上进行审议。比如《红色娘子军》是姚远写的,《琼花》是李冯写的。“本市参加研讨会的专家人数不应超过50%,其他地方的专家人数不应少于50%。我们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有影响力的学者、创作者和医院负责人,观看创作,探索如何做才能无愧于上海的标准。”

有些人多次参加上海剧本研讨会,对上海的舞台艺术创作相当熟悉。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也极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将各小组的专家意见和主要创作团队的想法整理、归纳、提炼成文字,提供给相关创作单位。这将为上海舞台艺术创作留下分享和借鉴的素材,为上海舞台艺术创作留下印记。

标签: 上海 沪剧 昆剧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