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民生活资讯网 >> 文学 >> 李明:颜真卿为什么要给罗夫人写墓志铭?

李明:颜真卿为什么要给罗夫人写墓志铭?

发布于:2020-11-20

颜真卿38岁的蜀旦《唐元大谦妻罗婉顺墓志》,是陕西省首次发现颜真卿手书墓志铭,也是考古发掘出土的第一个颜真卿蜀旦墓志铭。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发布这条消息后立即引爆网络,各种解读和猜测纷纷出炉。我觉得最主要的错误是从现代人的角度去理解古人的行为,从70岁的颜真卿那里去问38岁的颜真卿。带着对作者严的崇敬,作为唐代墓志铭研究者和隋唐考古的参与者,自然关心这一重要的考古发现,我将简要说明我所看到的,以飨诸公。需要强调的是,罗万顺墓志铭并不是一件孤立的传世文物。并附有三亲人墓志铭、考古标志等文物,需要综合研究。罗万顺墓志铭的解读应以发掘者官方公布考古资料为准。按照作者的说法,并不是打算只从网络资料中窃取人的美。

墓志铭的第一个问题罗万顺的身份很明确。她就是“江州龙门郡令护军袁福君夫人”。《朝郎》里的讨论是六年级文三的官方。是袁大千原来的等级,也就是他享受待遇的身份标志。去江州龙门县令,是指龙门县令的官阶,是真正的官员,比袁大千的官阶中的郑低,所以用“去”字。唐代县令的职级,从正武平顶到正七品底不等,视户口多少而定。龙门县是一个次吉县,介于二级县和三级县之间,是一个比较好的县。——对于没有升迁希望的唐朝中低层官员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归宿。上卫军是一个比正三品还要高级的可敬的军官。听起来官阶很高,但是待遇不尊贵,没有实际意义。很明显,袁大千是中级地方官,不是贵族。那么罗万顺的身份就是一个已故中级地方官的家庭,很普通,没什么好夸耀的。

与同时期的一篇唐代女性墓志铭相比,可能更有帮助。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藏唐天宝四年(747) 《王晖妻李正一墓志》,题首《唐代邵青宫亲王夫人元氏李峻墓志铭》。因其夫乃四品之首魏之堂兄,李政一宗室出身,有妻名袁氏,是地地道道的世家大族。她的墓志铭是74厘米见方,比罗万顺墓志铭的51厘米边长要长得多。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李政一的地位都大大超过罗万顺。李政一墓志铭也有作者和书法家的签名。齐威是书法家。他不出名,但是他的大哥舒威出名了。齐威撰写李政一墓志铭时年44岁,官职大概是绛县泗仓参军(齐威墓志铭现藏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他是当地政府官员,大约有七八项。他连自己的官职都没写,只签了自己的郡望,写了《京兆围棋》。齐威远不如颜真卿有名,但这是现代人的看法。也许生活在天宝初年的唐人并不这么认为。

罗万顺最自吹自擂的是,他曾经娶了皇族的女儿。她的曾祖父娶了唐高祖的表妹,金铭县的主人,因此住在官邸。她爷爷没有入官行列,但她父亲从军,是当地的一个辅佐官,家州寺仓。罗万顺死于天宝五寨(746年),享年“450贾”,也就是74岁。

38岁的长安县队长颜真卿当然不可能和一个守寡多年的74岁老太太有任何接触和深入了解。那么,颜真卿为什么要为骆夫人写墓志铭呢

在一篇古代墓志铭中,自然最重要的是做主人,但墓志铭表达的是受托人的意志,而不是主人的意志。罗万顺墓志铭的受托人是她的继承人。罗万顺有七个儿子,袁无疑是她在世的长子。与此同时,她另一个儿子袁步奇的墓志铭也出土了。袁步奇没有官职。作为继承人,袁是不会起疑心的,而且应该没有官职,否则也不会写他的官职。袁并不怀疑自己没有官职,就是长安城里的一个平民。他父亲几十年前做过县长,仅此而已。但是,据挖掘者说,元步怀疑他家有一个厉害的亲戚,——。他的堂兄是当时皇帝的长兄王宁李习安的公主。他与汝阳县李习安的儿子李勋有交往。李坤为罗万顺写了墓志铭,自称侄孙。

而颜真卿,与元布衣无关,当时是长安县尉。县尉是县政府的助理军官,掌管一个县的军事,一个个抓贼。到了唐代,罪名转为收费,对曹的分家、司法等事务进行审判。职位级别因县而异,从一级到六级,从八级到九级。通常都是第一次做官的学者和官员。两个都城县尉都特别重,进朝可以授予郎官和石喻。长安郡是都城郡,颜真卿后来从长安县尉调过来监督御史。袁布依住在长安城西北的伊宁广场,属于长安县管辖。袁布依和颜真卿的关系就是县城人和父母的关系。但长安郡下,亲人如云,没有证据表明袁没有怀疑他与颜真卿有来往。

也有朋友问:颜真卿写这个墓志铭要收很多钱吗?在唐代墓志的实际制作中,重文轻术,比起蜀旦,写文章一定更重要。一开始墓志铭上只写着作者的名字。后来作者和书法家同时签名,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书法家从来没有单独签名。张说、韩愈收藏巨著墓志铭,并加以润色,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至于舒丹,我没听说过。再者,38岁的颜真卿的头衔也不清楚。当时他还不是一个被社会普遍认可的大书法家。他怎么会收到关于润碧的评论?退一步说,即使写字的钱是合理的,一个八品县尉也能张口就向郡王的亲戚收取跑笔的费用。情商有多低?

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颜真卿正看着李超的脸给罗夫人写墓志铭。这一点挖掘者已经论证过了,我很同意。颜真卿一定认识李超。也许他们还是朋友。郡王既然抓了差使,就是失礼,对郡王来说是锦上添花。为什么不可以?给罗夫人写墓志铭在颜真卿波澜壮阔的一生中不值一提,而我们现代人却认为大书法家写的每一个字都值一千块钱,这是时空落差造成的认知错位。

我不是有意不尊重严。我只是说,唐朝的官员和有权有势的人交朋友,提拔人家,这是一般的规矩。除非你想退休到林泉,否则和朝中关系好是你升职的必要条件。出身贫寒的颜真卿,作为长期饭票,没有亲人可以依靠,必须抓住每一个机会。事实证明,颜真卿真的把握好了大部分机会。而努力磨炼自己的书法功底也是在为机会做准备。

中国古代奉行“为官是唯一不如一切的东西”的思想,优秀的书法是读书为官的副产品。颜真卿的祖师爷,中国家训第一人颜之推曾经告诫他的后人:“我年轻的时候就接了门业,比较注重性,看了很多法律书。然而,如果我学不好功夫,我就做不好。然而,这种艺术不需要提炼。聪明的人累,聪明的人愁。经常被别人照顾,感觉更累。钟伟会放弃他的戒律,他会有很大的优势。”(《颜氏家训杂艺篇》)意思是:热爱书法,努力过。我书法差是因为我没有天赋。但是书法不要写的太好。经常写信很容易被叫,累得慌。魏生日的故事是一本很好的反面教材。言下之意是,你应该让别人写,而不是被逼着写。颜之推说这些话的时候,根本不会想到自己的后人毕竟成了历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之一,当官达到了家族的巅峰。

看看王晖妻子李政一的墓志铭。李政一是贵夫人。他的丈夫是高安公主的儿子,高安公主是当时皇帝的表弟,也是中央政府的副总理。他们的地位至少比罗万顺夫妇高七个数量级。李政一的写作和墓志铭的撰写都只是匿名的程修和齐威。但需要注意的是,齐威出生于京兆魏徵,是唐朝的一等世家。"自唐代以来,氏族就很兴盛,没有魏那样兴盛."(《旧唐书韦述传》)比颜真卿琅琊的颜氏家族高很多。魏氏在颜氏之前也是书法家。颜之推所说的微生,是三国时曹魏的大书法家。魏明帝造凌云台,匾钉好再写。为了给魏做生日牌匾,他被吊到二十五英尺高的笼子里。魏恐高,写完字头发都变白了,就告诫儿孙们不要练字。李政一墓志铭的书法不一定比罗万顺墓志铭差(图一)。

齐威的大哥舒威也是《两京新记》的作者。天宝十一年(752年),任工商部侍郎,蓟县所学士,兼礼仪使、高官。他是方城县的创始人,仅次于宰相,也是当时的历史学家和社会名人。他的兄弟都是官员。颜真卿的妻子是齐威的哥哥狄威的女儿,是《皇子》中的舍勒尔。26岁的时候,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娶了卫的女儿,以提升自己的家庭。像那样正直的人是不能免俗的。书法艺术水平不是选择墓志铭书法家的首要条件。总理写的最好,出身名门的官员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他们做不到,请县级家长有一定的面子。又如:唐玄宗丈母娘毕国公窦希玉的《墓碑》是宰相裴耀庆所作,书法家是窦希玉的二侄,唐代著名书法评论家、刑部成员窦勇托长乐公主御书。这样的人员配置,才能配得上未央皇帝的悲。

到目前为止,颜真卿蜀旦的墓志铭只有三个,以后可能很难突破这个数字。这和现存于世的《河叔丹》碑文数量的差异无法计算,说明颜真卿不喜欢给人写墓志铭。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有颜真卿70岁时写的墓志铭,但不是他写的(图2)。大书法家为别人写墓志铭而不是自己的文字,似乎很难理解?明明在这一年,他还为宋京北写了一篇简介。不仅颜真卿,唐代书法家也不喜欢写墓志铭。墓志铭需要正确的书写规则。能做到这一点的唐朝普通官员,比如鲫鱼,真的不用做太大牌的书法家。像颜真卿的叔公尹钟嵘一样,他为老人写寺庙牌匾和纪念碑

因为是颜真卿的早期作品,罗万顺的墓志铭虽然不能代表颜真卿书法艺术的成熟风格,但并不影响其在研究中国书法“亚洲圣贤”颜真卿艺术演变中的重要价值。如果要研究的话,一定要放回当时的时空环境中综合考虑,不能谄媚或者贬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也有唐贞元十六年(800年)十月刻的《孟涉墓志》,书家署名“琅琊徐焰”。这个墓志铭的书法风格是标准的早期风格,正是严振清四五十岁的楷书模样(图三),不亚于《郭虚己墓志》。许岩不知道他是谁,但从自治县的角度来看,他是颜真卿的后代。如果两者都盖了蜀旦人的签名,《孟涉墓志》和《罗婉顺墓志》的组合肯定会导致误会。

我想说的是,学过书法或者没练过书法的你,无论失望还是不愿意承认,《罗婉顺墓志》都是颜真卿写的。这个事实是无法改变的。

标签: 墓志 婉顺 颜真卿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