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民生活资讯网 >> 房产 >>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短期内 “踩线”房企的债务违约风险将上升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短期内 “踩线”房企的债务违约风险将上升

发布于:2020-11-19

11月18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发布第三季度房地产金融专题报告。

报告称,在房企融资方面,前三季度,除了房企境内信用债券发行规模有所增加外,开发贷款、信托、境外信用债券等融资渠道仍处于收紧状态。随着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控和融资管理规则的出台,踩线的房地产企业将直接面临计息负债规模的“硬约束”和融资过程中的歧视“潜规则”,其债务违约风险会突然上升。

NIFD房地产金融研究小组建议,规则需以稳步推进为主基调,并设置较合理的过渡期,否则短期产生的负面效应恐超过正面效应。

前三季度国内发行同比增长15.73%

报告显示,前三季度,除房地产企业发行的国内信用债券规模有所增加外,开发贷款、信托、海外信用债券等融资渠道仍处于收紧状态。

从发行国内信用债券(不包括资产证券化产品)来看,2020年前三季度发行总额为4993.59亿元,同比上升15.73%,平均票面利率约为 4.30%。分季度来看,第一、第二、第三季度房企境内信用债发行规模分别为1697.77亿元、1496.21亿元和1799.61亿元。

从存量来看,2020年第三季度末房地产企业国内信用债券余额为2.18万亿元,同比增长6.13%,其中1.49万亿元将在三年内到期。

该报告预测,随着房企进入偿债高峰期,债券发行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借新还旧,可用于拿地和房地产项目建设的资金规模有限(住房租赁项目例外)。

从海外信用债券发行来看,2020年前三季度,内地房地产企业海外债券发行规模达到532.62亿美元(约合3627.0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07%,平均票面利率为7.86%。

按季度计算,内地房地产企业一、二、三季度发行境外债券规模分别为272.23亿美元、75.39亿美元和184.97亿美元。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内地房地产企业境外债务存量余额为2265.96亿美元(约1.54万亿元人民币)。

总体来看,前三季度房企境内、外信用债融资规模合计同比上升1.78%,且融资成本略有下降。

据报告分析,在疫情形势下,债券发行审批部门放宽了优质房企国内信用债券的审批和发行条件,国内信用债券发行规模有所增加,票面利率相对较低。但由于境外疫情加剧,第二季度房企境外债权融资暂停40多天,导致前三季度境外债权债务融资规模下降。

2020年第一季度后,资金需求量大、使用周期长、外源性融资依赖程度高等行业特点,决定了目前大多数房企以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的模式运转。,房地产市场恢复超出预期,房屋销售规模和价格呈现“深V”反弹趋势。部分城市房价泡沫死灰复燃,土地交易市场持续火爆,促使监管部门在一定程度上考虑进一步加强政策监管。

房企普遍“踩线”

2020年8月2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在北京召开重点房地产企业座谈会,提出《重点房地产企业资本监管和融资管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

规则的具体内容尚未以文件形式正式发布,市场传言通过设置“三条红线”将房企分为四个档次,房企的生息负债增长按档次控制。“三条红线”的具体内容如下:一是不含预付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二是净负债率大于100%;第三,现金负债率不到1.0倍。

根据房地产企业财务指标中“三条红线”和“踩线”数量的差异,试点房地产企业将分为“红、橙、黄、绿”四个等级,等级根据计息负债的增长阈值设定,每降低一个等级,融资规模上限提高5%。

此外,如果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连续三年为负,且征地资金总额超过

NIFD房地产金融研究团队根据2020年上市房地产企业年中报告和公告的数据,计算了122家总资产超过200亿元的上市房地产企业扣除预付款(合同责任)后的资产负债率、净负债率、现金短债率和“踩线”情况。

从“踩线”情况来看,中国恒大、华夏幸福、绿地控股、融创中国、富力地产、中梁控股、泰禾集团、云南城投等42家房企“踩了三道红线”,约占样本房企总数的34%。

保利地产集团、首创地产集团、欢乐城、和盛创展集团、凯撒集团、嘉园国际控股、荣盛发展、钟君集团控股、阳光城等23家房地产企业“踩两条红线”,约占样本房地产企业总数的19%。

万科、碧桂园、招商局蛇口、世茂集团、远洋运输集团、豫州集团、绿城中国、幻想曲控股、金鹿、新城控股、建业地产等40家房地产企业“踩红线”,约占样本房地产企业总数的33%。

中国海外发展、保利地产、龙湖集团、华润置地、五矿地产、招商局地产、金地等17家房地产企业没有上线,约占样本房地产企业总数的14%。

从以上测算来看,房企普遍“踩线”:12家试点房企中,“踩线”房企占比为 75%;规模以上上市房企样本中,“踩线”房企数量占比约为86%。

报告称,从房地产金融风险的角度来看,从长远来看,通过控制住房企业债务融资增长率,稳步有序降低债务水平,规则可以降低行业杠杆率,防范和化解房地产金融风险。但在短期内,“踩线”的房地产企业将直接面临计息负债规模的“硬约束”,在融资过程中可能面临金融机构降低融资评级、强化融资歧视的可能性,债务违约风险会突然上升。

此外,一些财务杠杆高、资金周转能力弱的“踩线”房企短期偿债压力大,流动性严重紧张。融资规模收紧可能导致其现金流断裂,房企、银行、信托等相关金融机构与债券市场存在交叉违约的可能性,可能导致金融系统性风险。

因此,NIFD房地产金融研究团队认为,规则应以稳步推进为基础,设定合理的过渡期,否则短期负面影响可能大于正面影响。

更多信息,请下载21理财APP

标签: 融资 规模 信用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