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民生活资讯网 >> 文学 >> 长三角文化博览会明天开幕:文化产业是一流城市的主导产业

长三角文化博览会明天开幕:文化产业是一流城市的主导产业

发布于:2020-11-18

文化是上海的精神品格,也是理想追求。

11月19日至22日,第三届长三角文化博览会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总展览面积保持在5.4万平方米,比往年参展商数量高出10%以上,总规模和质量有所提高。(访问指南)

长三角文化博览会的举办,不仅体现了上海在长三角的立足之地,辐射全中国,影响世界的胸怀和视野,也展示了上海的雄心和决心。这个盛会既是“阅兵场”,也是“朋友圈”:走进长三角文化博览会,可以看到南京的织锦,苏州的刺绣;还可以欣赏宜兴紫砂、扬州漆器、盐城盐雕、东海水晶,传统文化焕发青春;疫情之下,“互联网文化”逆风腾飞,文悦、bilibili、曲头头、喜马拉雅、蜻蜓FM、樊登雷丁等新兴企业集体亮相,成为本届ICIF的一大亮点。

上海发布的《文创50条》中指出,未来五年,上海文化产业增加值将占全市GDP的15%左右;到2030年,上海文化产业增加值将占全市GDP的18%左右,基本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业中心。“码头”越大,“源头”越活跃,河流的汇合处最终会变成一片汪洋。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华健认为,对于上海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创造创新生态、促进文化消费应该首当其冲。通过研究数字创意时代世界级大都市群体的文化消费升级,有必要探索文化产业的优质发展,这是上海将关注的方向。交通大学教授单世莲认为,在以追求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新时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逐步完成从经济导向向内容导向的转变。今年,一场突发疫情席卷了文化产业。然而,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长勇表示,随着疫情的发展,数字与文化的融合越来越深入,跨境赋权给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上海对文化和文化产业有很大的追求。文化不仅是人类的精神追求,也是重要的消费内容。一流城市一定是文化城市,文化产业一定是一流城市的主导产业。

“江南文化”根深,“海派文化”叶茂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曾提到:“丰富的红色文化、上海文化、江南文化是上海的宝贵资源,要好好利用。”作为一个移民城市,上海一直是开放、包容、多元的。中外文学人才和团体来到这里,在这个江海交汇的城市扎根。江南文化融合欧美现代工业文明,古为今用,逐渐形成以“上海文化”著称的上海文化。

回顾历史,20世纪初,上海已成为国家文化中心,并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顶峰。——在教育、出版、文艺等方面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优势,上海市社会联合会主席、研究员王展认为:“江南文化是根,上海文化是叶。只有江南文化根深蒂固,上海的文化品牌才能蓬勃发展。”长三角共同繁荣的背后是江南文化与大运河文化的纽带,有历史文化的渊源,有实体经济的基础,有市民心理的吸引。

“长三角是区域一体化发展最成熟、起步最早、经验积累最多的地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华健回忆说,早在1984年,上海就开始了经济区的建设,这也是上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前身

从文化产业总价值分析,长三角贡献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多年来占全国总量的30%以上,成为联合国世界文化产业最发达、文化创新能力最强、文化产业集约化和国际化程度最高、对外文化贸易最活跃、创意城市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引领中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产业增加值居全国首位。

在华健看来,位于核心区的上海,不仅辐射长三角,更服务长三角,为全球文化名人搭建舞台,旨在推动江南文化高水平开放发展,打造长三角江南文化全球交流展示中心,体现世界优秀城市的文化责任,不断推动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的融合发展,将江南文化打造成展示中华文明和文化自信的黄金名片。

如今,上海作为江南文化的“枝”和“叶”,与长三角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南方看浙江,华策影视、宋诚演艺、浙江出版等先行者欣欣向荣;在苏北,凤凰文艺、南京文头、江苏出版等产业强国齐头并进;随着产业的成长、产值的扩大和一体化的深化,上海与长三角形成了双向流通、双向赋能、双向促进的关系。

城市具有城市的特征。背靠长江,面向太平洋的上海,长期引领着中国的对外开放潮流。华建认为,上海作为长三角的核心城市,应与江浙皖地区形成更紧密的文化产业共同体,更好地承担党和国家赋予长三角的使命,推动文化产业在更加协调有效的基础上积极前行。

一些图片是从上海发布的

科技引领,文化抗疫

今年,一场突发疫情席卷了文化产业。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长勇表示,随着疫情的发展,数字与文化的融合越来越深入。5G、人工智能、直播等高科技的跨界赋能,让行业产生了新的机遇,迫使内容制作者培养“内功”。

以演出为例,突如其来的疫情一度将“暂停”按钮推向市场,表演者面临“痛苦期”,尝试线上转型:云演出、云演唱会大行其道;国家大剧院推出“在线大剧院”,每天推送各种表演视频;中山公园音乐厅推出“线上聆听音乐会”;保利剧院推出“保利云剧场”.5个月前,文化广场和上海人民大舞台同时恢复演出,上海演艺世界因疫情停摆126天后再次开始亮起来,亚洲演艺之都重新启动引擎。

在疫情中,一批批数字经济企业站在了潮流的顶端。作为上海数字文化企业的代表之一,bilibili不断从内容网站开展业务创新,与大福飞跃等“国潮”携手引领青春潮流文化;携手创友、肯德基等知名品牌进行线下空间创新;结合数字、快动品牌,如蒙牛、OPPO等,深入生活方方面面;同时,也探索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联动,创造更多的场景。

上海也是网络文学的发源地和推动者。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以网络文学为源头的IP改编产业链逐渐充实完善,网络文学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在长三角文化博览会召开前不久,首届“上海国际网络文学周”在上海开幕,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家、翻译家和学者来探讨“走出去,走向世界”

国内外热播电视剧《庆余年》和热门电视剧《全职高手》.人们已经达成共识,——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文化名片,其文化魅力和创作模式具有全球推广的市场潜力。在蜘蛛侠、钢铁侠等英雄成为全球粉丝情感载体的同时,中国网络文学也让越来越多的本土IP破土而出,成长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与全球用户产生情感共鸣的文化符号。

随着“50篇文化创意文章”的落地,上海全市拥有137个市级文化创意园区、10个示范建筑和20个示范空间,为上海培育先进文化产业形态、扩大文化产业规模效应创造了有利的空间载体。上海正在实现以IP为核心的网络文学、视听、游戏、动漫、周边多元化产品的整个产业链的整合,这也体现了产业、技术、平台的跨界。

加快传统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年长三角文化博览会设立“海外云互动空间”,采用“远程连接云出版交易代理”等新模式,为英国、瑞士、韩国等20多个国家的文化创意企业和艺术家提供直接交流。条件;在主题论坛、主题论坛、重点新闻发布会等单位,通过线上线下互动,设置6条现场展示路线,让长三角文化博览会的影响力得以更广泛的传播。

让“码头”更大,“源头”更活

“我对上海充满信心。对于文化从业者来说,上海从未失去魅力。”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执行董事蒋伟民认为。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源地,中国电影也是在上海开始繁荣的。上海电影产业链完善,有电影制片厂、美术电影制片厂、科教电影制片厂、电影翻译厂、上海国际电影节。今年国庆八天,上海票房突破2亿,日均3000万的数字令人惊叹。

“上海有着天然的氛围和良好的孵化人才、培育产业的条件。希望通过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快本地制造企业的发展。”姜维民说。

在她看来,上海的电影产业规模相当大,有——家。往年的好评作品《我不是药神》 《地久天长》,今年的《我和我的家乡》,都有“上海出品”的力量;随着上海“全球影视创作中心”建设的推进,很多知名电影人都愿意在上海注册自己的公司和工作室。除了上海出生的导演吴宗宪、宁浩、黄波、关虎等著名电影人,他们都认为上海是一个致力于创作的好地方。

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人才是目前最大的挑战。“上海的高校不太多。”黄长勇说。为使上海真正成为艺术文化人才高地,应大力加强艺术院校和专业的孵化,培养专业人才,形成闭环产业。“我们需要一批著名的艺术家和大师,也需要一批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跨界人物。”

人才和底蕴是城市文化的灵魂,就像帕慕克和伊斯坦布尔,普鲁斯特和巴黎,乔伊斯和都柏林,狄更斯和伦敦,卡夫卡和布拉格。黄长勇认为,推出上海文化品牌的关键是把原创能力的提升放在突出位置。要处理好“市场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关系。两者都应该发展,不应该被忽视。只有离开经典文化,才能擦亮“上海文化”的金字招牌。

上海社科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花建提到,对于上海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打造创新生态、促进文化消费首当其冲,通过对数字创意时代世界级大城市群的文化消费升级研究,探索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生态规律;通过IP延伸开发,联动文化消费与其他消费;加强对老字号的创新开发,让老字号焕发新活力,让新消费适用老载体,这些都是上海将着力发展的方向。

在交通大学教授单世联看来,在以追求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也必须逐步完成从经济取向内容取向的转变。如果说此前文化产业经常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的话,那么从现在开始,更需要强化、恢复这种产业的文化性质,不仅是“转变”,更是“回归”。

“发展文化产业的初衷是用价值引领经济,用文化规范市场。文化产业不仅要有产值,还要有审美内容和伦理内涵。而且,我们整个经济体系,其实也一定越来越有文化特色。如人性化、个性化,创意经济、审美经济、文化经济的形成就说明了这一点。

他提到发展文化产业,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这里的关键是如何处理好资本、科技、文化内容的关系。无论数字化程度有多高,无论新技术催生出多少新的业态和模式,文化产业满足大众多元精神文化需求的核心功能都不会改变,文化产业参与社会进步、推动民族文化复兴的使命也不会改变。在强大的资本逻辑和包罗万象的数字技术面前,仍然需要忠实于内容服务和价值导向的文化逻辑。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