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民生活资讯网 >> 文学 >> 田单逸夫舞台开场前 幕后工作人员都在忙些什么?

田单逸夫舞台开场前 幕后工作人员都在忙些什么?

发布于:2021-01-13

“即使戴着面具,也要让观众透过你的眼睛看到微笑……”一大早,在二楼剧院门口,天蟾一府舞台的前台主任林迪正在对礼宾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检票,引导观众,回答询问,劝阻不文明表演.每一招每一式都有规则。"这是天一府舞台的基础,看人,看服务."

装修期间,田单一夫的舞台工作人员迁至上海周戏剧空间工作。回到老地方,大家还是感觉不一样,穿着新设计的深色修身工装裤,新徽章上刻着“田单逸夫舞台”几个字。林彪和他的同事们正在奋斗。“天一辅的舞台回来了,观众进入剧场。他们首先看到的是门房,这样他们才能有家的感觉。”

在二楼的办公室里,天蟾驿站总经理潘正在和设计师们讨论新的票套和信封的设计。“票套要方便塞三四张票,而且不会掉出来了,还要留个地方写……”在潘看来,本周末的内部试镜只是天一府舞台翻新后的第一步。“我们在细节上努力,让观众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疫情防控已成为常态。和演艺圈的其他剧场一样,田单一夫的舞台在其入口处装有人脸识别机。对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提供健康码的老年受众,天蟾逸夫舞台会提前做岗前培训,并计划增加服务人员和志愿者。潘说:“老年观众可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或纸质辅助旅行证件,工作人员可做服务指导和健康核查后方可进入剧场。”

回收租用的空间,打造更舒适的剧场。天蟾逸夫的舞台坚持以观众为导向的服务理念。票务和会员系统也随之进行硬件升级,积分可以用来兑换演出门票或周边文化创意产品。潘告诉营销人员,在内部试听之前,要花时间制作简短的视频,然后收集第一组成员,尤其是年轻观众的感受、建议和反馈。

田单逸夫舞台改造期间,以上海大剧院、人民大舞台、普通舞台(ET聚集地)、黄埔剧院、中国大剧院、长江剧院等为依托,开展了各类戏班的演出。观众走出人民广场地铁站,可以先去天蟾逸夫舞台票房取票,再去这些“13分钟表演圈”影院看戏。如果单逸夫的舞台在今天重新打开,潘有信心打造自己独特的品牌表演季,吸引更多年轻观众。

链接:老建筑里唱戏:互动、体验、跨界、融合

近年来,申城旧建筑中的戏曲场地越来越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吸引了许多年轻人。随着老剧场的改善和新剧场的兴起,亚洲演艺之都的传统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

岳阳路168号上海京剧博物馆作为上海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三年来一直是传播京剧文化的基地。这栋建筑建于1921年,今年才100岁。抗日战争时期,爱国华侨企业家、社会活动家黄。成为京剧博物馆后,游客可以查阅大师生平和珍贵文献,近距离观看微型舞台模型,体验京剧的化妆变化,参与观影、阅读、分享等活动。小剧场配备专业舞台灯光和全息音响系统,用于教学演示和小型演出。在端午节和中秋节期间,上海京剧院在这里举行一次身临其境的参观体验。观众在孔明灯下漫步,听着古琴的声音,欣赏着博物馆里的珍品,体验着散落在博物馆各处的“跟我学京剧,跟我学”的师生互动。“互动体验”模式

上海上海剧院新址——汾阳路150号,位于徐汇区恒富历史文化区,与京剧博物馆一样。1号楼建于1919年,是匈牙利著名建筑师胡达克的作品。抗战结束后,该建筑成为白崇禧父子白先勇的居所,俗称“白公馆”。80年代后期,月友餐厅进驻1号楼。1987年,时隔39年的白先勇回到上海。看完《长生殿》上海昆剧团,他为蔡正仁等主要演员举办了宴会。他点了月游餐厅,留下了“请客人到自己家做客”的趣闻。上海上海剧院计划利用这座有102年历史的建筑来深化上海歌剧艺术与海派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设定开放日,并开发沉浸式戏剧来吸引年轻观众。“寒暑假与学校合作,邀请师生体验上海老建筑风格的特色。一楼展厅介绍沪剧的起源和发展,比一般的课堂教学更加深入和广泛;二楼有老师教授唱歌,学生可以深入体验沪剧的特色。”上海剧院院长毛山雨说。

app_bt/0/13033021973/1000">

正在修缮中的兰心大戏院,也在上海著名历史建筑中拥有一席之地。1930年,兰心大戏院从诺门路圆明园路路口迁址,重建于茂名南路57号。作为国内最早的欧式剧场,兰心大戏院风格仿效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府邸式建筑。富有历史感的转角大门、雨棚、屋外老建筑特有的铸铁雨水管将被一一保留并加以修缮。标志性招牌“LYCEUM”百年之后又将重新树立起来。修缮后的兰心大戏院计划新增一系列体验式功能,如引进剧目主题展、剧中场景体验区、改编剧原著小说书店等,将演出与影视、创意设计等跨界融合,创建白领文化生态圈。

与兰心大戏院齐头并进,建设中的宛平剧场有望成为上海戏曲艺术发展的城市新地标。1000座戏曲专业剧场、300座戏曲小剧场和1个300平方米多功能展演厅……这里是上海第一个全钢结构剧场。古色古香的戏曲折扇造型,将是它带给戏迷的全新形象。夜晚,现代影像艺术将扇面变为巨形影幕,成为戏曲宣传之窗。宛平剧场工程启动时,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谷好好在微信朋友圈发消息:“全国各地文化领域的同行都在转发、点赞,羡慕上海戏曲人得到那么多支持。他们说,上海又走在了前面。”

纵有历史建筑留下的文化遗产,横有分布全市各点的演出交流场所,戏曲文化矩阵在上海已成型。

标签: 上海 剧场 舞台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