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民生活资讯网 >> 文学 >> 林黛玉不干净 妙玉不干净 《红楼梦》中的“干净” 怎么理解?

林黛玉不干净 妙玉不干净 《红楼梦》中的“干净” 怎么理解?

发布于:2020-12-31

林黛玉、妙玉、香菱是曹雪芹设计的对比人物。三个人不仅来自同一个国家,童年经历也差不多。分别都是和尚培养的,也是家族最后的血脉。不同的是香菱是被拐卖的,而林黛玉和妙玉都是父母。

林黛玉和苗语有两个相似之处:一是性格相似,精神追求高洁。

第二,两人因病出家,林黛玉没去,所以病没杀她。妙玉出家,却病了,救了他一命。但正因为如此,林黛玉在红尘,而苗羽却是隐士,活在门槛之外。

林黛玉和苗语的一生,既相互印证,又相互对立。曹雪芹打算用苗语的一生来证明林黛玉一生的另一种可能性。

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是无法解脱的。问题是妙玉脱离世俗,终究无法解脱。也许这是曹雪芹关于红尘思想的最后一招。

林黛玉和苗语性格干净高贵。妙玉比林黛玉更古怪,更极端。但他们的追求是相似的。“桀”是曹雪芹为这两者确立的“俗”和“俗”!

林黛玉在《葬花吟》演唱“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妙玉的判决说她是“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他们对“干净”的表述非常相似。但是结局不一样。林黛玉十七岁含泪而死,保持了她的“干净”。但由于八十回后故事的缺乏,对于妙玉的结局众说纷纭。甚至经过八十次续书,都说妙玉被土匪掳走,真是匪夷所思。不知道为什么首都治安这么差,强盗还能招摇抢劫!

其实林黛玉的“干净”不是“干净”,妙玉的“不干净”还是“干净”。只有《红楼梦》中的“洁癖”和世俗的“洁癖”略有不同。

林黛玉和苗语的性格与他们的“洁癖”有关,但与情欲的“洁癖”无关。不会有八十次后被劫匪掠夺玷污的可怕情节。

金陵十二钗是曹雪芹心中美的化身,具有积极的意义。每个人都有他的缺点,但不会有不当的“不洁”行为和遭遇。当然,史湘云最后还是住在了烟雾缭绕的巷子里,秦可卿爬灰还有其他原因,但不涉及“杂质”。

林黛玉清纯,妙玉绝不会涉及男女不纯的情欲。他们的“洁癖”就是精神追求和名声。

《葬花吟》年,“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证明林黛玉的名誉在当时受到了侵害。

《红楼梦》年,谣言诽谤非常厉害,言语暴力杀人无形。秦可卿死于“攀灰”,金钏儿死于“奸”,晴雯死于“谤”,香菱也被夏金桂陷害,尤三姐死于功名。游姐被秋桐陷害,诅咒了搜.连Search都没有孩子,这也是她的精神压力,后面也是同样的八卦。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都与“芙蓉容”有关,都属于以林黛玉为代表的“芙蓉”女儿。

因为林黛玉和贾宝玉有染,弟弟说贾宝玉的老婆以后一定是林黛玉。无心之人这么说,有心之人流传各种版本,会毁了林黛玉与贾宝玉的恋情。和《西厢记》 《牡丹亭》一样,男女之间的暧昧关系也是好听的。脏只会臭。

宝黛的爱情最终无果,林黛玉被无休止的污言秽语有意识地批判。“一年三百六十天,风刀霜剑互逼”,意思是“品质是干净的,然后就是干净的”,暗指她最后离开贾家垣嫁到了外国。

林黛玉不愿承受那些污蔑,也不愿深陷贾家是非漩涡而选择离开。当时她的名声已经受损,变得不洁。刘奶奶的《余明小姐》并不是对林黛玉名声和“品质干净利落”的注解!

如果说林黛玉的“洁癖”还是红尘的“洁癖”,那就是她自己的“洁癖”。妙玉的洁癖比林黛玉高。她对“洁癖”的追求是超越世俗的。

妙玉认为槛外是“干净”,槛内是“不干净”。所以在不允许她从老家来北京的时候,居然有人觊觎她的美貌,无休止地骚扰她。

妙玉为了避世,在贾大观园古翠寺修行,甚至不与贾家过度来往,这就是她的“洁癖”。在妙玉看来,外面的红尘是“肮脏不洁”的。

这样看着妙玉的判断就很好理解了。她只想找一个可以安全逃离这个世界的地方,在一个干净的地方好好修行。可惜出乎意料的是,大观园在贾抄家后被关闭,妙玉不得不重新进入“肮脏”的红尘。根据脂砚斋的批语,妙玉与贾宝玉在瓜州渡口相见,证明妙玉在贾抄家后,不得不回到姑苏故里的玄墓寺。

妙玉重新进入红尘,要处理肮脏的人和事,对她来说这就是“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没有说她是被土匪入侵或者委身于老。读起来更不脏(kngzang),脏就是脏。对应着妙玉的“洁癖”。槛外干净,槛内脏。

与林黛玉的名声不同,妙玉即使身处肮脏的俗世,也是不变的“美玉”,红尘的污秽不能影响她!

以上就是林黛玉的“洁癖”和妙玉的“洁癖”的异同。当然属于君鉴雅刊红楼的个人观点。欢迎交流。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点击关注,点赞收藏,文章每日持续更新

标签: 林黛玉 妙玉 都是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