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民生活资讯网 >> 文学 >> 看文物|明永乐青花海水河崖三条腿炉
看文物|明永乐青花海水河崖三条腿炉
故宫博物院青花海水香炉图
青花海香炉,明朝永乐年间,高55.5厘米,直径37.3厘米,尺距38厘米。
炉口宽,颈短,腹鼓,下有三条腿和脚,两耳在肩。内部涂白釉。外墙绘有海水峭壁。
此器外形与青海省博物馆“大明永乐年”铜炉相似。它的形状巨大,青花色彩丰富,光晕明显,花纹中密集分布着它凝聚的黑点。纹饰意味着江山永固。能烧出如此华丽的瓷器,加上精美的装饰,体现了当时景德镇窑工高超的制瓷技艺。
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瓷器上的海水纹通常有起伏重叠的波浪和汹涌澎湃的波浪,比元代装饰性强得多。
故宫博物院青花海水香炉图
明朝郑德时期的学者邵靖邦在《弘艺录》中记载:“永乐皇帝在奉天门皇朝时,坐在宝座上,在榻前放了一个雕山河状的香炉,上书:安歇!”。基于此,推测这个鼎炉应该是永乐帝在皇朝时期的御用物品。
此鼎为明代永乐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的上乘之作,从器型、胎质、材质、做工等方面综合判断;从材质的珍贵和制作工艺的复杂来看,这个鼎达到了当时制瓷工艺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从其特殊含义的纹饰结合其巨大的造型可以推断,此鼎来历不凡,应为明永乐皇帝所制。
按世界之量,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一个同类型的定录,全世界南京博物馆都有一个,都被列为国宝。另外,90年代景德镇明代御窑厂窑址出土的一件残片被修复,现收藏于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就其生存量而言,这个明永乐青花崖水衬三条腿香炉(又名伊通江山鼎)应该是国宝,价值连城。
责编: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