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民生活资讯网 >> 文学 >> 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杨慎为何相隔两天而居?

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杨慎为何相隔两天而居?

发布于:2020-12-02

晚明文坛代表人物李贽《续焚书》称杨为之“仙”。在李贽眼里,李白和苏轼是唯一能和杨一起被称为“神仙”的人。除了杨慎,恐怕他同时代的人里真的没有第二个人能让这位明末狂人崇拜。后来,袁宏道、王夫之、胡惟元和纪晓岚读杨慎的作品时,都赞叹不已。民国时期,国学大师陈寅恪也说:“杨从前为人,只向他学习,有一代,实属罕见。”

杨慎(1488-1559),字修,号关,六年状元。杨慎伟大的记忆力和丰富的著述堪称明代第一。他能写,会写,会散曲,对古代的考证范围很广。作品100多种,其中《太史升庵文集》卷81种,后世《升庵集》多种,但都没有收藏。

《升庵全集》,清代乾隆刻本,20卷。这一集是杨慎的作品集,但还是丢了。

李志在证词中曾说:“盛安老师才学兼优。但是,他弟弟读了,会更加光彩照人,光彩照人。不出岷江就有。如果你出来,你就是李玉贤,苏伯贤,杨。是唐朝,宋朝,我的王朝。很奇怪!"

就杰出的才学和学识而言,杨慎在明代文人中确实达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但作为一代大儒,受到后人的褒贬,后半生更关注“大礼”之后的贬谪轶事。

明代有杂剧《簪花髻》,专门写杨慎贬滇后的奇闻异事。清代有《议大礼》杂剧,专门写杨慎在“大历”事件中的表现和结局。民国时期不仅有董康的《盛明杂剧》重印本,还有杨慎十三的《孙杨崇焕》重印本,造就了杨后半生的“轻微正义感”。当然,这位伟大学者最出名的是他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簪花髻》 :男扮女装的愤世娱乐

杨慎21岁时参加考试,考官把杨慎写的文章列为第一卷。不料,烛花落在试卷上,燃尽了,于是它在孙山出名了。杨慎并没有因为这个意外的打击而气馁。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终于在24岁时获得宫廷考试一等奖,并被翰林院授予书法奖。杨慎刚直,凡事必直。武出居庸关,拒谏。嘉靖三年,因受朝廷审判,死于云南永昌卫(今保山)。

在明代,很少有作品能正面评论和直接描述改变杨慎一生命运的“大礼”事件。避则避祸,文士已心照不宣。在皇权的“王文”里,没有人会傻到做一只飞不过海的蝴蝶,也没有人会犯和杨慎一样的低级错误,去给自己带来耻辱。杨慎虽然被称为“谨小慎微”,但不够谨慎,这是官场内外和文坛普遍的“共识”。

但是,如果不谈明朝以来最刺激的“奇案”,文士们似乎不甘心,总有一种难以忍受的评说欲望。于是,在延续了元代豪放的戏剧和明朝传奇离奇的生活套路之后,终于有人写出了这个当代的奇闻异事。但是我还是不敢直接把焦点放在“大礼”事件上,而是故意绕过主题去选择最后的细节,写出杨慎被贬云南后的种种荒芜之举。最引人注目的剧本之一,《簪花髻》杂剧,被选为剧本的名字。

明人所写的杂剧剧本,虽然仍继承了元杂剧的北曲牌子、旋律和豪放清风,但并不直接作为场上表演的作业本,而只是作为文人自娱自乐的案头书,所以歌词更为典雅,文字也更为精巧巧妙。元代杂剧通常有四折剧本,而明代杂剧之所以流行,是因为杂剧的实际运用发生了变化,创作中心由北向南转移,语言特色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史称“南杂剧”。

沈子政是晚明重要的戏剧作家,也是早亡于武梦堂的才女叶小鸾的叔父。沈子政的作品没有传世,但他的三部剧《霸亭秋》 《鞭歌妓》 《簪花髻》,全部收录在《盛明杂剧》里,足以笑傲明末。然而几千年来,无可辩驳的命运依然是“诗人要谨防繁华”。沈子政之所以能写得满纸,憋得塞得住,为人正直,之所以能揭示出怨愤抑郁的戏剧性,也是他自身命运和贫穷的反映。

据说沈氏子女早逝,叶家因家里奶水不足,将收养到沈家。养大十年后,沈氏也很穷,不得不卖掉与叶家共有的一个园子。这件事成了沈与叶恩怨的开始,回到叶家,沈与叶断交。沈石觉得生活没意思,去了长城。经历过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他想死在黄沙白草铁马之间,发誓再也不回家。在这种情况下,杨慎百年前的人生经历和沈石一模一样;写一部剧《簪花髻》也是文人用别人的眼镜浇自己的底的做法。

剧本一开始,就以刘翠和焦涛的对话开始。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近日,朝廷罢免了杨胜安学士、翰林一职,并将其驱逐出滇。他是今天的才子,可是这个人喝醉了,写诗写诗,写的都是我的妓女,无论好坏。我一个南方人,听说他是才子,写下来就有人来买。所以,我这个云南妓女,以白练为衫。

《升庵簪花图》轴,明代和陈洪绶绘,真丝印花,颜色,长143.5cm,宽61.5cm。

原来一代大文人杨慎的“社会地位”,即使是被贬后的云南“戴罪”,也还是值不少钱的。妓女身上的白衬衫是为了方便人物。很快,剧中的主角,蓬头垢面的杨慎,出现了,三言两语指出了故事:

下官杨胜安也!名字谨慎,字作修,外号盛安,四川成都人。我父亲杨廷和,是两朝宰相,照顾两朝。下官学满篇,圣人可怜,秦赐状元官拜翰林学士之职。只为今日大礼节,下官痛哭谏,贤者贬我为兵。每个人对我们杨胜安都不人道,我怀疑这位学者是被收买的。上德南中学的时候,每天靠诗和酒过日子。到了春季节气,来找你太好了!

因为“大礼”降职,仕途的大滑坡和当年的大繁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世人只认官职不认人才的普遍做法,让大才子郁闷。大明的状元,魏翰林院的官员杨慎,在公共场合戴着发髻,涂着油脂,穿着裙子。他想打扮成一个女人来炫耀。这是醉了疯了,还是只是瞎混?显然,奇怪的现状背后是有道理的。在皇权至上的极权统治下,杨慎等真正有气质、有魄力的大才,只好装傻自保。全国所有的文士,像被阉割的太监一样,不得不被动于诺诺,顺从皇权。杨慎女装看似疯癫,实则是对世人的讽刺;杨慎的女装似乎是胡说八道,

杨慎当年是否有上述行为,在正史、野史、民间故事中略有记载。但重要的不是这些行为的历史真实性,而是这些行为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人生的启示是什么?生活在明朝全盛时期的杨慎,是明末落魄文人沈子政写的,既有根据历史改编的,又沾染了明末自由哲学的风尚。摆脱一切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思想枷锁,如皇权、儒家、伦理等等;晚明自由哲学的现实基础是追求生命意义的终极追问,实现生命价值的终极实现。在此基础上,沈氏在晚明自由哲学的时空里复活了原本试图维护皇权正统的大文人杨慎的形象,极具创新性和独特性。整部剧挺短的,只有一折的戏文会戛然而止,但却独树一帜,意味深长。

大礼议:无法无度的明代伦理

1771年底,浙江嘉兴西塘人方廷熙偶然翻了一本新完成的《妙书》。这是镇江人刘的新作《议大礼》。这出戏让方这个循规蹈矩的书生很是激动,他想了半天,觉得这出戏解决了他想不到的事情。他后来在这部戏剧的序言中写道:

我们将带着历代一流的浪漫人物,描绘他们的气质,模仿他们的神彩。而且有忠孝思想,可以流传几千年,可以盛世可观。那些能诚实固执,能为懦弱挺身而出的人,都是自我反省的,都是强大到足以匹配他人事务的人。很难掩盖突然的结束。另外,的刘老师讲大礼北戏,忍不住鼓掌叹息。

事实证明,当时的大清帝国已进入新千年,但像方这样勤奋的学者却居安思危,希望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服务。方苦苦追寻的“时代第一风流人物”的典型终于在这部《议大礼》杂剧中出现。他就是明代著名人物——杨胜安。情节以杨为主要人物,由于与明嘉靖年间的重大政治事件“大礼”有关,所以比较现实。也难怪方的“忍不住鼓掌叹息。”

《议大礼》杂剧作者:刘

在上升的仕途中,杨慎突然被贬,这是“大礼”事件造成的。原来明武宗纵情声色,三十岁不到就死了,没留下孩子。由于武宗是孝宗的独子,世宗(嘉靖皇帝)是星贤王的独子。孝宗和兴王献是西安朱总沈剑的儿子,他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由于武宗没有子嗣,按照“兄弟兄弟”的祖传制度,他的堂兄朱厚熜,——14岁,在朝臣的推荐下登上了王位。世宗即位后,欲追亡父,献王为帝,遭到以杨廷和(杨慎之父)为首的大臣反对。大臣们的意见很明确:继位也要有继承人,世宗要以孝宗皇帝为“父”,孝宗皇帝的慈禧太后为“圣母”,以国王和公主为父母,所以不能封侯。显然,朝臣的意见严重违背了皇帝的初衷,双方相持不下,一直到嘉靖八年。在这个被称为“大礼”的事件中,杨慎是主角之一。

世宗皇帝的孝心和大臣的忠诚其实是没有办法调和的。根据杨廷和和礼部部长毛成的辩护,这是一种常见的做法。汉朝称帝,宋朝仁宗在世,没有留下孩子。皇位分别由我的侄子艾迪和英宗继承,他们也成为了皇帝和仁宗。这样既保证了皇位的顺利继承,又保证了老皇帝的接班人,是一箭双雕的好办法。但是,由于世宗原本是兴的独子,又要保证兴有继承人,所以提议暂时将崇仁王的次子许配给兴为嗣,等到日后皇嗣繁衍,再选一人为兴的继承人效力,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大臣们虽然坚持不能追邢献王为“帝”父,但也不厌其烦地从中斡旋。然而世宗失望之余,甚至表示要“避其位,侍奉其母以养其身”。在即将崩溃的时局下,一个叫张聪的新学者,很节制地支持新君主,声称“无需承袭体制”,世宗还是要以王为父应试,孝宗以帝应试,应该追求王为帝,在北京建庙。

结果,支持新君主的朝臣中出现了新的力量。在这场博弈中,谁能扛起新皇帝,谁就能获得新世界的力量,“大礼”事件终于爆发。嘉靖三年,世宗十六岁,小皇帝重温旧事,谈起亲生父母的地位。那年秋七月,36岁的杨慎、王元等二百多名官员倒在左顺门,摇门痛哭,说“国养士150年,今日也”。世宗下令所有人入狱打官司,当场死亡16人。10天后,杨慎和刘基、潘安等7人再次聚集起来痛哭,再次被法院审判。同年9月,世宗下诏,称兴狄咸为“科举”,称张生皇后为“圣母”,称孝为“科举”,称慈禧太后为“钦差”。

《议大礼》 :杂剧之中的忠孝两全

“大礼”的最终结果是皇帝实现了他的孝道,把他的父亲和母亲封为“皇帝”和“圣人”。至于试图抵抗的部长们,杨廷和、毛成、江勉等人被迫回家当官,杨慎、王远征、刘基等人被拘留。杨慎的驻军远离云南永昌圩。从此父子俩隔海隔天。现在新君权打败了旧势力,杨慎应该克制,争取早日回归故土,重振门槛。但世宗因“大礼”而对杨廷和、杨慎父子极为怨恨。他常问杨慎近况,大臣答杨慎“旧病”。世宗觉得有点放心了。就这样,杨慎父子踏上了不归路,毫无回旋余地。

杨慎听了,更加堕落了。《乐府纪闻》叫他“闲暇之余,他做了一个双丫髻插花,让妓女们支持游行,他不以为耻”。世宗一世末年,赦免六次,杨慎无力偿还。他60岁可以依法赎身,但是没人敢接受。杨七十多岁时,回到蜀南泸州暂住,不久被巡抚送回永昌。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七月,死于守备。

可以说,杨慎的一生是中国传统文人传奇、戏剧性生涯的典型。他的生活被“大礼遇”事件一分为二。36岁之前,他完全诗情画意,才华横溢;36岁以后,是流离失所,老死不相往来的孤独样子。

200多年后,清朝盛世尘埃落定。明末清初,文人逐渐从战争和禁令中释放紧张的神经,开始从历史失忆中慢慢恢复话语权。拿起存储

《议大礼》杂剧之前,有明末沈子政写的《簪花髻》杂剧。但在这部只有一折长度的短剧里,主要是挑出杨慎贬谪云南期间的饮酒作乐女装事件。他的叙事侧重于奇趣,而没有关注杨人生巨变的根本原因。《议大礼》杂剧则完全再现了历史学家所说的“大礼”事件以来杨慎的后半生生活。全剧以40%的篇幅,基本概括了杨晚年的重大事件和思想动态,以“议礼”、“奏史”、“簪花”、“哀”四章,阐述了“忠孝可衡”的主题。

该剧最后一折描写杨慎父亲去世,在他急于回家凭吊的时候,圣旨突然来到现场,允许他暂时回乡守孝。看似偶然的安排,其实是有意义的。这种独特的结局安排,既体现了皇帝对大臣们的同情,也让杨慎感受到了世宗对亲生父亲的孝心。全剧结尾,主角杨慎最终表达了作者“忠孝可以兼顾”、“忠孝合一”的政治主张。

尾声:浪花淘尽英雄的大儒余响

自明万历《太史升庵文集》年出版以来,八十一卷十二卷的藏书仍不能涵盖杨慎生前的全部作品。晚明大儒陈继儒主编的《宝颜堂秘笈》中,杨慎所写的著作还有很多种,有标注的,有注释的,也有自写的。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各种版本、各种说法的所谓《升庵文集》,在国际上已经流行了很多年。乾隆六十年,杨慎同乡、新都人周慎源,在《太史升庵文集》的基础上,进行了广泛的检索和编辑,印刷了78卷、20卷的《升庵全集》卷。其实他还是丢掉了杨慎的各种作品。杨在这些全集和集子中的作品后来被文人、书商、学者和农村贤人出于各种目的复制、印刷和改编成各种单行本,受到各种读者的欢迎。清中叶以前,对杨慎作品的研究方兴未艾,并开始流行。但清中叶以后,杨慎的著述逐渐消失,究其原因,无非是清代“禁文”思潮下的文风僵化、世风淡薄。杨慎当年的所作所为,他的所作所为,他的所作所写,在皇权看来,永远是叛逆和不安的因素。所以《升庵文集》没有得到清朝统治者的赏识,更谈不上提倡,立即被指定为“禁书”,被破坏散落无数次。

到了民国的时候,明朝的大文人杨慎似乎已经从世界的视野中消失了。只有藏书家或学者偶尔提到,为杨慎重写剧本的可能性非常渺茫。

1918年,董康重新编辑《盛明杂剧》时,《簪花髻》杂剧重新出版。而《议大礼》杂剧流传不广,鲜为人知,所以几乎不会出现在后世的各种著述中。郑振铎本来打算收录到《清人杂剧》的三集里,但是《清人杂剧》仅仅两集就停播了。这时,杨慎的第十三个孙——孙杨崇焕的出现,给这个被世人遗忘已久的明代文人注入了一点时间特色。

原来,杨崇焕看到了《盛明杂剧》,看到了剧本里祖先的轶事,很惊讶,也很感动,决定把《簪花髻》杂剧从整个校对中摘抄出来再版。一方面是缅怀先人的资料收集,另一方面也是农村国家推广家风的文书。这种薄薄的“印本”,作为杨赠送给亲友的实物,在当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杨崇焕印本《簪花髻》杂剧,插画之一

民国时期,除了杨崇焕的印本外,商务印书馆编为“世界图书馆”系列的只有《升庵全集》供读者阅读。无论如何,我们可以感觉到,杨慎的历史影响力,在经历了冷热潮汐的螺旋交替之后,已经逐渐冷却下来。经过400年的历史沉淀,杨慎的私事不再为外界所关注,也不再为世人所欣赏。应该说,无论是愿意还是不愿意,这样的理想或者结局都不容易得到。杨慎生前未能实现治国的宏愿,甚至死时也未能成为闲适的国贤。

现代人能记住杨慎的唯一可能就是《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作为明代三大才子之首,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慷慨悲壮,意味深长,让人读得心旷神怡:

滚滚长江向东,波涛冲走英雄。无论是与非,还是与失败,到现在都是一场空,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失了。青山依旧存在,太阳依旧升起,夕阳依旧落下。

河边的白发隐士早已习惯了岁月的变迁。遇到一个老朋友,喝了一杯酒。多少过去的事,多少年代的事,都放在了对话里。

这第一个字,既让读者感到苍凉悲壮,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氛围,体现出崇高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滚滚长江向东,荡平群雄”既是杨慎总结的历史规律,也是杨慎不平凡却又孤独一生的真实写照,最终被世人遗忘。其实,人们即使对《三国演义》小说的内容了如指掌,也未必能记住这样一个开头词,即使对它有印象,也未必能进一步知道作者是杨慎。

标签: 杂剧 大礼 大儒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