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民生活资讯网 >> 文学 >> 河南省义马上石河春秋墓地考古发掘

河南省义马上石河春秋墓地考古发掘

发布于:2021-01-03

“唇亡齿寒”、“假危毁齿”等成语典故,两周前出自今河南三门峡市的郭州,周王室倚重。上村岭郭墓地出土了大量青铜礼器和玉器,证实了郭君主的地位和当时国家的繁荣。20世纪90年代发掘的吉果墓和郭忠墓分别入选1990年和1991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公元前655年,郭被金的战术消灭后,郭人是被灭族还是逃亡?史书上没有记载,成了谜。2018年,义马三门峡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一次大规模考古发掘为解开这一谜团提供了线索.

第一次遇见上师河

2017年7月,为配合义马凯翔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东扩工程,义马市文物钻探队对拟建区域进行了勘探。勘查区位于原上石河村,位于义马市南部石河西岸约100米处,北与310国道接壤,南与新安古城遗址接壤。勘探区仅发现9个小方坑和竖墓。第一次官方救援考古发掘于7月10日开始,8月2日结束。清理了7座方坑竖孔、2座马坑的墓葬。出土了陶罐、铜刀、骨管等随葬品。从墓葬的形状和出土的陶器来看,这些墓葬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上石河墓地的位置

场地再探索

同年12月至次年2月,义马市文物钻探队对第一次发掘区域的东部和中部进行了重新勘探,发现墓葬110余座,多为方坑和竖墓。第二次挖掘始于2018年3月12日。

在这次发掘中,我们制定了周密的考古发掘计划,结合科技考古,实行多学科分工合作:为了保证安全,我们放置了多角度的监控摄像头和考古队员对墓地进行24小时守护;RTK用于精确测量墓葬,便于整个墓葬区的类型分析;使用无人机进行航空摄影,以获得准确的正片摄影数据;重要墓葬的三维建模和墓葬遗址的修复;邀请郑州大学历史学院体质人类学实验室周亚伟副教授团队对人骨进行科学采集和体质人类学研究,研究墓主的性别年龄比和病理状况;开展动物考古,分析当时畜牧业狩猎利用情况。

上士河墓地东北区

开挖区域位于凯翔化工厂旁边。刺鼻的化学酸味弥漫在空气中,工作环境相当恶劣。考古挖掘工作正在抓紧时间进行。出土文物触动了考古队员的心灵,尤其是青铜器的出现。更让大家激动和难忘的是M93的挖掘和清洗。

M93是这次发掘的最大的古墓,占地17平方米。6月12日发掘。经过十多天的清洗,棺材终于在6月24日出现了。因为时间久了,木棺已经腐朽成灰黑色了。考古学家用手铲和刷子仔细清理,从灰色的痕迹中可以分辨出木板的轮廓。外棺位于棺室中间,在外棺四角发现一个盖障棺的铜棺,薄如纸,刻有复杂的纹饰,还有几口饰有童羽、陶铸、市北的棺椁。小通鱼有眼睛、嘴巴和鱼鳞,栩栩如生,成对出土。内棺位于外棺中间,墓主在里面安睡。周朝的棺椁制度有明确规定:“皇帝的棺椁是七个,皇帝是五个,大夫是三个,秀才又重。”M93单棺与t一致

随着清理工作的进展,棺中陆续出土了青铜鼎、青铜筐和铜板。这些重要发现不仅极大地激发了考古学家的热情,也引起了媒体的关注。6月30日,新华社、《光明日报》、《河南日报》、《大河报》等国内外媒体纷纷前来,陆续报道了古墓的发现。为确保施工现场安全,义马市公安局要求派出所白天连续巡逻配合考古发掘;晚上,两名特别巡警和一辆警车驻扎在施工现场,配备实弹以保卫安全。寂静的夜里,警灯闪烁,考古队的守夜人员特别安心。

上石河墓地M93出土青铜碎片

7月8日,M93发掘结束,出土青铜、玉、石、骨、蚌等随葬品1300余件,分为礼器、车马、兵器、棺椁四大类。青铜礼器包括四个铜鼎、四个芦苇、两个方罐、一个罐和一个盘子。根据青铜礼器和出土青铜坛子的组合,墓主应该是博士级别的贵族。室外考古结束后,考古人员立即开始在室内对出土文物进行清理、修复和整理,并对各种文字和图像资料进行分类、归档和研究。经过维修人员的仔细除锈和清洗,在一个青铜鼎的内壁上发现了一个15个字的铭文“吉果之子,虎父为鼎子之孙永保”。这个三脚架有方形的嘴唇,微微闭着的嘴,狭窄的折叠边缘,直直的耳朵。耳朵与嘴部边缘之间连接着两根小横梁,深凸,蹄足中空,内侧有竖槽,叶缘突出,有兽面装饰。嘴巴下缘饰有S形平眼鬼头纹,下缘覆有三层竖鳞,耳朵内外两侧饰有厚重的环纹。

通过与上村岭曹保果墓地的对比,可以看出M93墓出土器物的形制、器物组合、特征及纹饰与上村岭曹保果墓地基本一致。根据M93青铜鼎上的“之子”铭文,可以断定上石河春秋墓地与郭有关。央视《探索发现》栏目组已经对上石河公墓进行了20天的跟踪拍摄。

《探索发现》摄制组拍摄场景

在M93的东南面,我们发现了它的葬马坑。马航平面近长方形,长6.86米,东西宽2.8-3米,北略宽,上部被当地村民房屋破坏,残深0.48-0.72米。共有6匹马,分为三组,从北到南对称排列。一只狗位于坑的中部和南部,头朝南,四只爪子朝东北。狗的后爪上有一些木头腐烂的痕迹。推测马坑里可能埋着一辆车,狗可能埋在车下。

M93的马坑

特殊工具

在上石河墓地,除了M93出土器物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宗族、年代、墓主等级等信息外,还有两件器物引起了考古队员的极大关注。

墓地M35出土了一个青铜外壳,有一个开放的圆形唇和一个环形直立耳。耳朵上端饰有乳头,腹部深弧形,喇叭形环脚,腹部上部有凸弦纹。据考证,铜鼓是商周至春秋中前期草原游牧文化中常见的烹饪器具和祭祀器具,主要流行于陕北、内蒙古、河北北部等广大地区,即戎狄生活区。这种器物在中原同期墓葬中极为罕见。从M35出土的铜鼎、青铜雕像、青铜盾钹、青铜马衔来看,墓主是一等男贵族,生前应该是军人或者武士。从西周到春秋初期,郭的军事实力很强,郭的君主领导着他的军队

墓园M34出土的青铜鼎内壁刻有13个字:“左毅宝鼎孙资永保享”。这个三脚架有一个稍微闭合的嘴,倾斜的方形嘴唇,狭窄的折叠边缘,以及稍微向外连接的耳朵。附耳与口缘之间连接有两根小横梁,深凸,有底。三兽的蹄子和脚是中空的,里面有一个垂直的凹槽。嘴巴下缘饰有“C”形无眼偷和“C”形平眼偷,下面是两层竖鳞。耳朵的内侧和外侧装饰着沉重的环。“夷”应该是墓主的名字,“夷”是一个交叉伪字,与“唐”相连,是国号。在今湖北随州、枣阳;”“是女名。这个鼎应该是唐国女子嫁给郭国时带来的嫁妆,也就是兵器。的墓在上村岭的郭国家公墓里,而是梁的妻子。这些发现为研究西周外交和婚姻制度提供了重要信息。

墓地的性质

经过半年多的考古发掘,2018年共发掘墓葬125座,其中春秋时期墓葬103座,春秋时期马坑7座。出土铜、陶、玉、石、骨、蚌等各种质地的随葬品2700余件,尤其是铭文的发现,确定了墓地的宗族。

从排列上看,2018年发掘的100多座墓葬并没有相互断裂。它是一座布局合理、保存完好、规划良好的春秋早中期墓地。

从随葬品来看,出土的青铜和玉器礼器与上村岭郭国家公墓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较大差距。青铜器多为随葬品,器物组合不全。目前规格最高的M93是四鼎四筘,M82是二鼎二筘。与礼制中记载的五鼎四筘和三鼎二筘相比,两者缺一鼎,无法排名。可能和国家灭亡后的逃亡有关。这里没有能力继续铸造新的青铜器,只能用逃亡时随身携带的配套鼎或随葬品陪葬。

M34出土铭文青铜鼎及铭文拓片

从墓葬规模和朝向来看,大中型墓葬基本为南北走向,与上村岭曹保果墓地相同,分布稀疏;小墓葬基本都是东西走向,分布比较集中。东北东部的小墓葬分布规律,西部的小墓葬穿插在南北方向的墓葬之间,说明这些东西方向的小墓葬比南北方向的稍晚。这里的丧葬习俗发生了变化,这个国家的文化在这里逐渐消亡。

义马上石河墓地是三门峡地区继上村岭墓地之后的又一大型郭人墓地。该墓地的发掘填补了春秋时期韩坤古道上中小型贵族墓地发现和研究的空白,也为寻找金国灭国后郭人的最终归宿提供了线索。关于虢国的灭亡,五年前《左传》龚说:“八月,晋侯被太阳包围。冬十二月,丙子砸晋,公公丑奔京师。”也就是公元前655年,晋国灭郭后,郭的最后一位君主郭公寿东逃,投靠了洛阳,也就是位于郭和洛阳之间的义马。

注: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何俊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马、胡永清,副研究员梁发伟,三门峡新局副局长宁,义马市新局局长李继聪等专家领导多次到发掘现场指导工作。我想表达我深深的谢意。

(本文发表于2020年10月号《大众考古》。作者杨海清是三门峡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殷飞是三门峡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助理馆员

标签: 墓地 墓葬 虢国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