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民生活资讯网 >> 文学 >> 《思想者》|陈平原:这位有着浓厚文人趣味的日本学者曾在一百年前描述过北京

《思想者》|陈平原:这位有着浓厚文人趣味的日本学者曾在一百年前描述过北京

发布于:2020-11-24

【编者按】是如何认识和理解一座城市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认为,一个城市可以有很多方面,但它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他关注的焦点。感知和触摸城市的历史想象和文化记忆,除了文字,我们还可以用图像作为更直观的形式。早在近百年前,日本学者青木昌弘就曾规划编制了一套《北京风俗图谱》,成为我们了解遥远的北京和今天的中国的珍贵资料。以下是陈平原教授在上海图书馆的演讲。

在我看来,一个首都城市有各个方面。剑雕,是政治城;用石头建造的是建筑之城;有了钱堆,就是经济城;用语言描述,它是一座文学之城。我关注这些不同类型的城市,但兴趣点明显倾向于最后一种。一个城市的历史想象和文化记忆是我关注的焦点。通过历史学家的知识和文人的激情,文字塑造的北京,最容易感知,最容易触摸。

在某种意义上,城市是建起来的,也是说出来的——尤其是城市所蕴含的历史意蕴和文化内涵,即内在的力度和美感,需要人文学者帮助发掘出来。今天,我们从图像的角度来讨论北京城,从一位日本学者青木昌子——开始。

既有学问又有文人气的日本汉学家

青木昌子是日本著名的汉学家,他的专业是戏剧研究,作品有《中国近世戏曲史》 《元人杂剧序说》 《中国文学概说》 《中国文学思想史》 《清代文学评论史》 《两个日本汉学家的中国纪行》等。

但我们读青木,不仅要读他的批评史和戏剧史,还要读他的游记和随笔。青木正儿是一个非常有文人趣味的学者,他对学问及生活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国文化精神、中国文学艺术,从钟鸣鼎食到竹头木屑,全都感兴趣。这种广泛的趣味使得他性情优雅、文章洒脱,通晓琴棋书画、吃喝玩乐,尤其擅长茶和酒。他真正把爱好和学问合二为一,实在让人羡慕。,日中协会前主席小川奈那环枢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青木老师让我们觉得特别的有三点:第一,学习不是专业的,它在不断被取代;二是风格万能,可以严谨求证,也可以拓宽;第三,无论是艺术家的独创性还是专业学者的耐心,两种不同的风格都很好地与他结合在一起。这是以前老一辈独有的,在年轻一代也越来越少见。

近十年来,青木昌子除了传统学术著作之外的“不太专业”的书籍被陆续翻译介绍给中国读者。比如1999年光明日报出版社推出汪晴翻译的《江南春》,里面有青木正子的《竹头木屑》和《中华名物考(外一种)》;2005年,中华书局出版了范建明译本《华国风味》。这个“外一个”是《琴棋书画》在说吃的;2008年,中华书局推出陆延平译本《北京风俗图谱》;2019年秋冬,东方出版社出版《北京风俗图谱》。由此,我们可以认识一位不那么迂腐、博学、受欢迎的日本汉学家。

在青木正义的众多作品中,由他编著,直达道孚讲解的《北京风俗图谱》,是今天要讲的主角。1925年至1926年,青木昌子在北京求学。起初,他没有住在大学,而是住在北京。然后他走来走去,研究感兴趣的话题。当时觉得北京在迅速西化,就申请了一笔钱做《北京风俗图谱》。涉及中国传统编年史、景点、风俗、外销画和360线等等。

为什么想到将风俗图谱化?

《晨报副刊》有三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1964年的《日本普通社会》黑白版,萧32开,两卷;二是1986年的彩版平凡社;第三个是东方出版社2019年的中译本,彩板,16页横向,一卷。三版的编辑思路不同,但第一版是日本东北大学图书馆的图集。2019年的中文版是对前两个版本的补充,我今天演讲的很多材料都来自这里。

青木正儿在北京读书的时候,北京热衷于做海关调查。19世纪,海关调查最早是由英国学者倡导的,后来逐渐成为热门话题。1922年,北京大学成立了文学院,从事歌谣调查、考古、风俗调查等多种工作。1922-1923年,北京大学开始筹备风俗调查,并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风俗调查表》年出版了张竞生出品的《点石斋画报》,准备调查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共32种。

几乎在张竞生开始做北京风俗调查的同时,日本学者青木昌子来到北京做风俗地图,但两人兴趣不同。张竞生对社会功能感兴趣,比如婚姻。他希望调查童养媳、已婚者的年龄、雇佣金、婚礼流程的规则和新房等问题。这些都是当初和中国婚礼有关的习俗。他想在这个基础上做。社会批判;而青木正儿是个外地人,他想知道怎么搭帐篷打结,怎么送妆,怎么上轿子,怎么在中国结婚。强调习俗的社会功能更为关键;一个注重习俗的视觉效果,作为一种知识来传播。他们的研究角度不同。

那么,青木正儿为什么会这样想问题呢?他曾经在自序中说,自己当年在京都大学读书的时候,念中国文学遇到很多困难,尤其是风俗方面的。有一天,他读到了上海出版的 《清俗纪闻》 ,回老家又看到了旧书店里卖的 《太平欢乐图》 ,这些书都把风俗图谱化了。这个时候,他发现读起来特别带劲,因为房屋构造、室内家具、服饰等事物,以图片形式呈现一眼就能明白,但用文字来描述其实是说不清楚的。因此,在图谱辅助下读中国文学、了解中国文化,是青木正儿的秘籍。

的确,要学习外国文学,除了文字等技术因素外,最难理解的是器物和文化习俗。很多神器、风俗、生活方式,国内的读者听到了,甚至忽略了,国外的读者可能云里雾里,需要仔细研究才能明白。某种意义上,青木正儿最初的设想,只是服务于中国文学教学,也就是说,为日后的学习、研究者了解那个遥远的中国提供方便。没想到时代变化如此剧烈,而中国学者又没能及时制作类似的风俗图谱,以致今天看来,青木的工作显得弥足珍贵。

外销画与三百六十行

说到图像,有一种特殊的艺术种类是不可避免的,那就是18、19世纪后中西文化交流中的输出绘画。简单来说,出口画就是中国画家画的画,专门出口到国外市场(欧美等。)并采用透视法、色彩晕染等西方绘画技法。出口画的主要内容是“360线”(指各行各业)。从这些出口画中,我们可以领略中西结合的美学,也可以了解当时真实的生活画面。

如果画了画卖给外国人,在19世纪以后的北京是一个很正常的买卖。在北京的南堂、北堂,有很多传教士对中国风俗有兴趣,民间画工画了风俗图卖给他们,或者他们出钱雇画工画风俗图,都是很普遍的事情。外销画就像一种工艺品,这种重彩工笔北京风俗图,在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化方面是有意义的。想向外国人介绍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最合适的选择是360线。目前,早在1780年浙江收藏家金德裕南巡甘龙时赠送的《太平欢乐图》就可以找到描绘360线的系列图片。《图画日报》是记录杭嘉湖地区风土人情的宝贵生命卷轴,展现了普通百姓安居乐业的场景。它记录的民俗、饮食、特产、技艺,可以说包罗万象,从打棉花、打箍、修鞋、刻邮票、捏泥人,到卖鸡鸭、糖粥、养蚕,不一而足。从1909年到1910年,上海《北京民间风俗百图》有一期《商业画像》,共计456个连载,其中也谈到了各种职业,如排版、运输、卖报纸、卖小说等。并引进了各种新的行业和职业,大大补充了以前的360行。

可见,以360线为切入点,关注民俗风情,可以是外国游客,也可以是国内人;可以是民间画家,也可以是学者。现藏于国家图书馆的清代民间艺人画作手稿《北京风俗图》,内有民间艺人所写的画作,描绘中医脉诊、高跷、飞叉、背包客送报纸、蜡烛等。陈师曾画的《北京风俗图》现在藏在中国美术馆。书中有34个风俗的速写或漫画,嘲讽时事,展现多彩的世界状况。这两本书,一个是文人笔墨的味道,一个是民间色彩的工笔画,可能是陈和陈的原因,但各有价值。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细看陈师曾的 《北京民间风俗百图》 与无名艺人的 《北京风俗图谱》 ,我们会发现文人雅士和民间画师各有所长。就画作本身而言,我们当然更推崇陈师曾,他是著名画家,其笔墨情趣到今天为止仍受到很高的评价。但是,如果你想了解北京的风俗,陈师曾的风俗图其实不如民间的工笔重彩。民间的工笔重彩胜在细节,对于想了解风俗的人来说更有参考价值。

编图者的眼光及趣味

《春联门神》刚出版的时候封面上没有青木正弘的名字,而是“成田道夫的解读”,也就是给117张图片做笔记的中国文学教授。自第二版以来,《穆青正儿八经汇编》已出版。今天,我们逐渐意识到青木正子作为一名编辑和策划,他的作用和贡献值得更多的关注。

当然,我们应该承认中国文学和小说研究专家内田德夫的贡献。起初只有117张定制地图,在日本是不能出版的。直田花了很多时间在地图上做笔记。我举个例子。《风俗通》年初引用了《荆楚岁时记》 《晋书》 《梦溪笔谈》 《岁时广记》 《清俗纪闻》 《北京风俗图谱》 《北京风俗图谱》等中国和日本的各种资料来解释这张图。117张图片,每张他都引用经典,认真讲解,费了不少功夫。所以《竹头木屑》出版的时候青木会特别感谢德芙内田。

但后来越来越觉得青木正儿破例的苦心更值得肯定。在我看来,青木正儿就像一位导演,他对这本图册起了关键性作用,他对图册的立意、规划、指挥调度,在这部作品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s 1964普通社会版《北京风俗图谱》加冕青木正弘的原编者序。中间一段讲的是他在北京的旅行,表现了作者的气质:“我本来是以戏剧小说为中心学文学的,所以对相关的风俗特别感兴趣。前几年去江南玩的时候,不敢懈怠。在北京呆了一年,有机会重点实地考察。在那里,只要你有机会,你可以去一个热闹的地方,穿过拥挤的人群,在庙会的摊位上闲逛,或者在一个僻静的小巷里漫步。我觉得北京虽然还保留着很多旧的风俗,但也逐渐随着西化而消失。如果现在不将其记录下来,不远的将来就会湮灭。因此保存的方法之一,就是制作此图谱。"

作为留学生,“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去热闹的地方,走过拥挤的人群”。这样的心态,再加上旅行者的好奇,研究者的严谨,诗人的浪漫情怀,有点像本杰明说的“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青木昌子的随笔《竹头木屑》中北京生活的内容,可能与《从春联到春灯》的制作有关。

《北京风俗图谱》之一写于1927年1月《春联门神》。北京新年的描述很详细:“我在北京度过的第一个月,当然是农历。年底的时候,我这一代的闲人都叫婴儿车。为了名副其实,我走到熙熙攘攘的东四牌楼街,看着街上的一幕幕。”“中国的正月以春联开始,以春灯谜案结束,用文字表现了一个大国的优雅,也让我们中国的瘾君子很开心。但是随着西方文明的攻击,这种习俗逐渐式微。希望这个像斯芬克斯一样的古老国度,依旧像斯芬克斯一样沉睡,留下一个谜让世人去猜测。”所以在《北京风俗图谱》,青木昌子选择了《北京风俗图谱》作为开场,他认为这最能代表中国人对春节的想象。在屏幕上,建筑风格、人物服饰、神态栩栩如生,甚至连门神两侧的对联都清晰可辨:“瑞日兰芝广佳第一,春风第一,让一家人发声。”

一座城市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

《北京风俗图谱》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老字号和名地结合。《念诗集》是中国的一大文学门类,每个节气都有大量的诗歌。除了年代久远,一个城市的风景和人情也很重要。 《竹头木屑烟盐闲话》 跟一般的岁时记不一样,它把岁时与这个城市里的名胜古迹或场景联系在一起,比如“厂甸年节”“白云开庙”“什刹赏荷”等。春节在厂甸里面卖书、卖杂物,夏天在什刹海赏荷花,这些都是有特定情景的。风俗场面与都市景观合一,这是很好的思路。

《北京风俗图谱》的《六号市场》最接近传统360线绘画。不同的是它的一张图片包含了很多交易,比如图15中的“卖豆腐等”。从右往左看,第一排卖豆腐,锯碗卖茶汤,第二排卖炒豆腐,磨刀卖绒花,第三排卖夜壶,卖花,卖叫花子,卖锣算命。十个身材不同,神态各异的人物,如此生动地来到我们面前。在其他专辑里,需要十单页来表达。青木正芳对工作介绍不满意,还想让它充满活力,以场景为导向。比如图5“龙符庙会”,各种摊贩已经到位,游客主要是妇女儿童穿梭其间,满满的烟火味。青木昌子写于1938年12月《北京风俗图谱》,回忆这一幕:“我在京读书时,经常一个人去龙符寺,因为那里展示的中国人生活的缩影,可能不是我从书上知道的,非常典型,简洁明了。摊位上展示的每一件物品不仅让我觉得新奇,还教会了我很多知识。”

这种情景式的呈现在娱乐和词艺中尤为明显,其他定制地图中常见的卖茶、养鸟、放风筝,在《对中国文化的乡愁》的“茶馆”、“养鸟”、“和男孩子玩”中,都是情景化、饱满化、戏剧化的,而不是单独的个人或专业介绍。与首都博物馆的《清光绪年间茶园戏》相比,《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集艺之八》的16张图可能更值得关注。它不仅有京剧的舞台、人物、乐器、观众,还有布袋戏、皮影戏、评书、打鼓、道情、荷花、高跷、跑干船、打狮、习武,这是教授中国戏曲或民间艺术的学者非常难得的辅助材料。

著名的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在随笔 《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 中写道:然而不管怎么说,中国的思想,都是人类的故乡之一。青木正儿对于城市文化生活的了解,兼及这座城市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这份旅行者的好奇、诗人的浪漫情怀、学者的严谨治学、批评家的犀利观察,正是我所钦佩的。

(周)

整理人:

【思想者小传】现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2008年至2012年任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所馆员。先后发表过《千古文人侠客梦》 《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大学何为》 《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 《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 《作为学科的文学史》 《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 0103010 0103010 0103010等作品。(作者照片由上海图书馆提供)

请注明“上官新闻”来源,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专栏电子邮件:shhgcsxh@163.com)

标签: 风俗 北京 图谱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