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民生活资讯网 >> 文学 >> 朱春香——来自张爱玲的第一封投稿信

朱春香——来自张爱玲的第一封投稿信

发布于:2020-12-28

1944年3月15日,杂志《新东方》第九卷第三期刊登了张爱玲的一篇带有回忆性的随笔《存稿》,从她最初的虚构作品和早期的写作与贡献经历入手。文章重点是国光校刊上发表的早期未发表的小说《摩登红楼梦》和《牛》和《霸王别姬》。大概是因为楚王霸和于吉悼念历史,将战争和爱情这两个流行的主题融为一炉,所以受到作者的青睐。他们大篇幅地介绍故事,并从中提取动人的词语,导致文章结构略有失衡,让旁观者看了都觉得无法忍受。但如果将其作为张爱玲早期阅读史和写作史的第一手资料,也不无研究价值。特别是张爱玲在12月出版《随笔集《流言》时,在文章第二段之后、第三段之前加了一页插图,标注为“第一次投稿信”。在此之前还附带一个括号里的声明:“好像我从九岁开始就一直在攻击剪辑老师,但是当时有好几次提交《新闻报本埠附刊》的消息很多,我就不试了。”

说起《新闻报》,张爱玲和它的缘分不浅。《公寓生活记趣》透露,她和阿姨共同订了一份《新闻报》,每天都有电梯司机送上来;《到底是上海人》里提到“《新闻报》里有一个百货公司的开业广告”,上面写着“‘友谊不是什么大事!’“看似讽刺,实则完全真实,不夸张”;在《诗与胡说》,她还大肆贬低蝴蝶派前任作家顾的连载小说《新闻报》的不合理情节设定,甚至带来旁证:“有个表妹也看《明月天涯》。我们一见面就骂《新闻报》,一边嘟囔一边低头。”前面提到的说明文字显示,她从小就和《明月天涯》有关系。

这第一封投稿信是手写的,没有标点符号。为了便于下文的发展,我冒昧补充如下:

记者老师:我九岁了。因为英语不够,所以还没入学。现在在家要补英语,明年可以考四年级了。前天在补充刊物编辑部看到的通知。我想起了我在杭州的日记,就发给你看了看。不知道对你来说是不是太长了。我经常喜欢画画,但不像那天你们报纸上刊登的《新闻报》的一级图,都是娃娃和古装的人,喜欢填颜色。如果你想要,我会寄给你。祝你幸福。

晚年的张爱玲透露,虽然她从小热爱绘画,但只是在母亲的鼓励下才努力投稿:“我在学校成绩不好,也没人把我当天才。但是因为小时候妈妈鼓励我投稿画画,虽然总是沉入大海不被领养,但还是有点装逼,好像不是神童一样。在她第一次出国旅行期间,我每天都在‘画小人’。门房里有整整一本红皮书,还有整整一大卷竹纸让我涂抹。”。(《孙中山的儿子》 )

不知道投稿信里说的“画”是安徽话还是南京话,总觉得地方口音没变。再比如“娃娃,古装的人,喜欢填颜色”,读起来也很混乱。其他如《爱憎表》编辑部通知,《新闻报本埠附刊》张爱玲看过的画等。都没有讲过,但是值得进一步探讨。

两年前,为了写随笔《孙中山的儿子》,我利用业余时间,日复一日地阅读了关于“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资料平台”的《柳雨生与小报》(1943年10月21日至1945年8月28日)。当我翻到1945年1月7日的报纸时,我发现了一篇刘峰《大上海报》:

张爱玲是写小说的女作家,艾雨玲是翻译和写西方杂志的作家。两者不相关,难以比较。然而这个世界很奇怪,所谓的巧合不仅仅是一本书。

张爱玲最近出了一本散文集《张爱玲与余爱渌》。她的小说集《流言》给人的印象是这本书的作者太不平凡了。看了《传奇》,觉得作者是一个很亲近的人,因为《流言》是一个典型的市民对生活各个方面的见证。在这个《流言》中,作者讲述了她最初投稿的故事。那时,张爱玲九岁。她画了个图,发到《流言》《我们的港口补充刊》。同时,她给增刊的编辑写了一封信。信中称赞了杂志上发表的《新闻报》图。而这幅画是当时才六岁的于爱坤画的。

这是巧合,但也挺有意思的,值得一个文学上的逃避。

昨天和余兄说话的时候,他也笑了;下去说这是认识张女士的好机会,因为她是第一个欣赏画的人。余哥甚至说,看了张女士小说里的自画插画,觉得张爱玲的画太好了,不敢自己画。

为了不偷人类的美,必须指出,上面这段短文最早见于《孙中山老师的儿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但编者肖进不知怎么删掉了一些文字。今天还是这样,以免误导。

艾雨凌是谁?本名徐惠堂,笔名康谢禄、山方清、段穆弘、罗毅。(详见肖之龙《旧闻新知张爱玲》,《云烟录春秋班底》 1945.5.15。)至于刘声称张爱玲在童年时就对余爱坤的画有很高的评价,如果细看张爱玲投稿的原信,似乎并无此意。似乎只是作者的狡猾,略微有点惹名人的嫌疑。其实没必要,因为姬神在回忆文章中说,徐惠堂是凌克主编的《繁华报》青年作家中的“五虎”之一,才华横溢,译作众多。

凌的原画是什么?九岁的张爱玲能不能具体提一下,语气还不服气?经过一番查找,终于找到了:是一幅漫画,题目叫《万象》,作者是吴本一年级七岁女学生徐惠堂,1929年8月21日出版。

将这幅画与孙克当年的照片相比较,但看到徐惠堂的儿童绘画不成熟,但只有几笔,他们准确地勾勒出了孙克的外貌特征:圆头,长着37开外的短发,鼻子上戴着一副标志性的圆框眼镜。绝对生动逼真。考虑到年纪小,就更神奇了。

看看许和在漫画底部的小记者的对话:

老师:这张图可以在报纸上发表吗?不是很好。我现在在五本女校一年级读书,下半年升本。我今年七岁,住在西门唐家湾赵州路423号新康米店。徐惠堂鞠了一躬。信封是我姐姐惠玲写的,她在五本女子学校读二年级。(小记者说:“亲爱的惠堂姐姐,你画得很好。你给自己做了一个盘子,放在上面。希望你以后能给我画一些好的。”。而且以后还得自己写信封,因为你妹妹大二,下半年你就要升大二了。当然也要写信封。)

这里的编辑“小记者”误以为作者是女生,但肯定不是。为了表示谨慎,我特地从上海图书馆的现代文学藏书中,翻出一本1930年印刷的小册子《中山老师的儿子》,其中的《附属小学一览表》显示,该校位于上海西门黄家雀路,1929年9月改组。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招收了一批男生,但比例不大。

今天的《小记者》是《新闻报本埠附刊》编辑严(1897-1969)。据说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他年轻时拜访孙中山,写了几万字的采访笔记。阎1917年来到上海,原籍浙江省海宁县。两年后,他亲身经历了北京五四运动对上海商界的巨大冲击,于是他逐渐养成了民族自决的意识,把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深深扎根在他的脑海里。不难想象,当他收到《上海特别市立务本女子中学附属小学行政组织》的这部漫画时,光是看到标题就觉得亲切,更何况它是那么栩栩如生,充满童趣,所以他不喜欢就很奇怪了。至于张爱玲的投稿信,语文不仅别扭,还讲画古装人物。简直就是无聊的文字和老画,很难进入编辑的眼睛。

《新闻报》成立于1926年4月1日。类似于《中山老师的儿子》,以“地方补充”的形式呈现,也是附在地方读者身上的。这种补充刊物的设立有其独特的作用,正如赵俊浩在他的著作《新闻报本埠附刊》中所评论的:“为了增加广告投放计划,中国的报纸增加了一种地方补充刊物,收到的广告刊费相对较低,其销售也仅限于当地港口。附在这一期的广告只有一个地方,所以写作中的素材,如戏剧、电影、音乐、舞蹈、店铺新闻等一切与其他地方无关的琐事,都归于这一期。”

主持《申报》的编辑是徐沙曼(本名孟兰)。1929年他离开后,由颜接任。随即,他对杂志的附属栏目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开始大量出版妇女儿童作品。各行各业的新闻栏目都被取消了,除了商场和电影的新闻。直到1929年4月25日,为了激活版面,鼓励普通读者参与,增刊出版了《中国近代之报业》,并开始向社会征集“儿童作品(文字和图片均可)”。7月8日至8月17日《新闻报本埠附刊》反复发表多日:“本刊现在需要征集妇女儿童作品,无论什么性质,都很受欢迎,但仅限于短小有趣的。照片、图片、诗词、童话特别适合,回报特别丰厚。如果手稿附有邮政花,将立即归还。希望女作家和女孩子不要侥幸给她们手稿。”

不难推断,8月17日看到征稿,8月21日看到徐惠堂的漫画,对张爱玲是极大的鼓舞。她兴奋的写下投稿信,发杭州日记,却被大海拒绝,幼小的心灵一定受到了重创。幸运的是,她能够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地追求,最终在多年后登上文学舞台的中心,大放异彩,从而充分成就了一段文学生涯。

说起画漫画和投稿,从小也喜欢画漫画的丁聪,成功率比张爱玲高得多。他“从初中三年级开始向社会报刊投稿。最初投资在上海《本刊特别启事》。在我们的增刊上每周都有漫画专栏。这时候,我开始领款了。虽然每幅画只有一元钱,但对于一个少年来说还是挺幸福的。(《本刊特别征稿启事》)还好张爱玲也有她中学时期的第一次成功经历,稿费单价比丁聪高很多:“我人生第一次赚钱是中学时期,画了一幅漫画,放在英文《新闻报》上。报纸给了我五块钱,我立刻买了一支小齐丹口红。" (《转蓬的一生》 )

张爱玲似乎是她的作品的长期读者,患有“影响焦虑”。比如《大美晚报》写道:“我是在下雨天的街道上想到这一段的,从来没有写过,因为太像工厂老师的‘茶谈’风格了。”内场是严树生的别称,“茶花”是他在《童言无忌》年主持的另一个综合副刊。

标签: 新闻 的人 先生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