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民生活资讯网 >> 文学 >> 中文系和文学院培养不了作家?孙瑜:只有能放逐思想的人才能写出好词

中文系和文学院培养不了作家?孙瑜:只有能放逐思想的人才能写出好词

发布于:2020-12-18

孙瑜以现代文学评论家和作家而闻名,但他也曾担任报纸编辑和博物馆馆长。无论在哪个位置,不变的是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清醒,保持对真诚和责任的守望。

52岁时,孙瑜辞去公职,进入大学校园,倡导“复兴母语创造性写作”。他邀请了一批当代著名作家加入教学团队,并率先开设了“创意写作”两个学科,培养了几名优秀学生。

孙瑜认为,文学教育归根结底是想象力和智力的培养。只有更好地延续“文章精神”,在与社会、历史、时代的互动中,找到个人利益与时代命题之间的桥梁,才能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作品。

「一些青年人习惯用程式化词语来表达思想,

缺乏灵动性、生猛气」

上观新闻:有这么多“跨界”,你最喜欢哪个职业?

孙郁:事实上,我喜欢我所经历的每一个职业生涯。这和年龄有关。年轻的时候喜欢热闹,老了就呆在学习。

虽然有过不同的工作,但基本上都在做一件事,就是鲁迅和新文学研究。我个人认为记者和博物馆馆员的经历对现在的教学也有帮助,但是很多时间都浪费在了青春上。

当老师的一个好处就是需要不断学习,可以在和年轻人的对话中不断修正自己。所以我经常提醒自己,要时刻关注新的知识,明白不同的一代人在想什么。

上观新闻:我听说你们班总是座无虚席?

孙郁:大学本科班相对较多。研究生人数有限,因为太专业,题目比较窄。

孙瑜在大学论坛。(数据图片)

上观新闻:90后和00后的文学受排斥少吗?

孙郁:从课程选择来看,起初喜欢文学的学生并不多,他们很容易被流行的思想所干扰。文理学院很多同学并没有选择文学作为第一选择,而是经过调整,逐渐学会了静静面对文本。毕竟文学有很大的引力。

作为老师,我们的任务是和年轻人一起面对经典,在阅读和讨论对象世界的时候发现自己。

应该说,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比我们这一代人更丰富,有着良好的人文基础,但是在母语的使用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们对语言的感知能力,一些年轻人习惯于用程式化的文字表达思想,缺乏敏捷性和活力。

文学教育应该激发人们保持对世界的感知,而不是沉浸在教条主义的范式中。当前的教育应该着眼于解决这些问题。

上观新闻:中国传统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渗透学习。从小学开始,《大学》 《中庸》等等,我们就有了文化感和语感。但是现在要比古人学的多。这种沉浸式学习是不是有点奢侈?

孙郁:这个话题确实值得讨论。我赞成双轨制度或多轨制度。坦白说,现在的教育模式太单一,应该允许一群人在学科之外接受不同层次的教育。当教育生态发生变化时,就会出现很多可能性。

其实每个模式都有盲点,不同的模式是互补的。聪明的学生可以取长补短。中国的一些人文学者虽然没有大学经历,但还是有过人的想法。

「能够放逐思想的人,

会写好字。"

上观新闻:人们总是说中文系和文学院不能培养作家。有什么问题?

孙郁:一般来说,中文系的讲师整天都在传授知识,很少进行审美训练。再加上学分和考试等因素,学生自然就被引上了学习的道路。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中文系的作家在学校可能不是好学生。典型的例子是汪曾祺,他逃学散漫,不喜欢坐以待毙

标签: 鲁迅 他的 文学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