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民生活资讯网 >> 文学 >> 为什么我们对《民国学者》这么热情?

为什么我们对《民国学者》这么热情?

发布于:2020-11-15

民国学者热,应该从90年代开始,一批民国“出土”学者突然从世界上走出来。有王国维、陈寅恪、吴宓、辜鸿铭、章太炎、黄侃、刘、梁思成、潘光旦、钱钟书。

民国学者最标志性的“文本”就是陆建东写的一本书《陈寅恪最后二十年》,真正带动了民国学者的人气。结果发现了一堆民国学者的“故事”。比如章太炎走到袁世凯总统府门口,无所畏惧;钱钟书数学只有15分就能考上清华,这在今天的高考中是无法想象的;当时,安徽大学校长刘文典胆大包天,踢开蒋介石的裤裆,包括他离开西南联大去土司抽鸦片。好在还有很多熟悉的段子和故事,所以民国学者在90年代开始有了很大的“风光”。

新世纪后,独立学者、作家岳南发表了三部关于民国学者的著作《南渡北归》(后改版为六部,近200万字),引起了知识界和阅读界的广泛关注。

为什么90年代会出现民国学者热?现在,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20世纪80年代掀起的西方文化“热”,知识界普遍弥漫着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知识分子开始分化:有的人颓废,无心向学;有的只是赶上了市场经济的大潮,“改造”成了大海;还有的躲在小楼里变得统一,这叫“学术为了学术”,为了安顿自己的灵魂。

第二,这些刚刚埋头于“为学而学”的人,突然在旧纸堆里发现并发现了民国学者,最早发现的民国学者是“国学大师”。这时候大力提倡传统文化和“国学”,结果一拍即合。甚至还有少数人期待名利,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这些中青年学者先天不足,国学基本功相对薄弱。突然,他们发现了陈寅恪、章太炎等“大师”和“国宝”。当然,他们以自己为耻,两眼放光。后来他们想尽办法推广。想想也有道理。

就这样,民国乃至民国的学者们开始流行起来。有两个时期被我们“收录在大书里”。从1927年到1937年。这一时期,学者的生活相对稳定繁荣,外界干扰少,学术自由,成果最多;另外,西南联大虽然在抗战时期极其艰难,困难重重,但还是代代相传,故事不断。“重写”和“重建”两个时期的学者和学术活动,无形中被“放大”和“想象”,甚至被选择性地蒙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

不可否认,像民国的陈寅恪、章太炎这样的学术巨星,学的都是中西合璧。他们以“范式”的意义为学术开拓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在新文化运动后的历史背景下。

但我还是想说,今天文学、哲学、社会科学的整体成就,已经远远超过了民国。原因很简单,今天的学者站在他们的肩膀上,经过40多年的“追赶”和努力,他们有这样一个壮丽的景观。

当然,我理解渴望欢迎民国学者的人们所表达的心情。他们很大程度上是不满学术界的现状,对一些学者的丑恶行为表示不屑和不屑。比如相当一部分学者在现实利益的诱惑下丧失了起码的学术品格;此外,在体制、学科、评估和推广等过于死板的棍棒的指挥下,学术研究成了一种定制的“商品”,甚至

幸运的是,现在我们有一个民国无法比拟的庞大的学者基础,所以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总有那么几个学者。因为他们坚守学术立场,以学术为业,以学术托付生命,最终会创造出超越前人的学术成就。同样如此。

为什么我们热爱民国的学者和学者?在我看来,我们有一种焦虑,我们从焦虑中期待,说明我们对目前的学术体制和机制不满,对一些学者的丑恶行为痛心疾首。

(作者是中国广播影视杂志总经理)

责编:杜英杰

标签: 学人 民国 学术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