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民生活资讯网 >> 承德生活 >> 咖啡香味里有一本书 一杯咖啡能创造出怎样的新上海故事

咖啡香味里有一本书 一杯咖啡能创造出怎样的新上海故事

发布于:2021-01-20

“疫情期间,复兴公园周边很多小店被临时关闭。疫情防控常态化后,这里涌现出了20多家大大小小的咖啡馆。”这是黄浦区工商联常委、十二会创始人朱观察到的现象。

“奉贤九书艺术中心的九书艺术书店自去年12月开业以来,已成为尹达书店13家门店中效率最高的单店。引进的品牌咖啡店贡献了70%的营业额。”尹达书店的创始人刘军分享了这个让他有点吃惊的数据。

读者在尹达书店的九棵树艺术书店

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联合团队发布的《2020国际文化大都市评价报告》,上海的茶馆和咖啡馆总数在50个国际文化大都市中位居世界第一。为什么咖啡馆数量成为衡量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指标之一?研究人员解释说,咖啡馆的本质是文化空间,即人们通过市场力量进行交流的活动场所。同样,经过寒潮时期以及随后的恢复和发展,实体书店日益成为城市复杂文化空间的代表。

咖啡闻起来像一本书,上海的咖啡机和书商正在酝酿新的火花。

咖啡香和书香的结合非常自然

南昌路上的OZ咖啡,那里有本书—— 《开一家店,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是店主在陈英的第二家咖啡店。店铺用蓝白调装饰,有大海的感觉。“希望这家店像个小客厅,能招待朋友。”

一公里多一点的南昌路有50多家风格各异的咖啡店,已经成为上海市中心具有代表性的咖啡街区。在长期深入培育南昌路和淮海路商圈的朱看来,咖啡店的兴起背后,经营者多少有些“不务正业”。“与找到全职工作相比,许多年轻人把开店当成自己的梦想。咖啡店规模小,租金压力小,员工就业率低,咖啡背后有一种感觉,是‘开店’的首选。”

"咖啡实际上是一种苦的生意,是用杯子卖的."朱认为,咖啡的香气与书籍的香气有着天然的结合,不仅是消费者气质的接近,而且如果我们能通过阅读更好地了解咖啡文化,“咖啡人口”将进一步扩大。

“书店里的咖啡味道很好。为什么不能在咖啡店卖?区别来自于人们对书店第一属性的感知。”在刘军看来,书店和咖啡的结合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咖啡是书店提供的伴随饮料;后来书店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咖啡品牌意识,有咖啡花,有多元化的西点;现在上海的书店行业,有一种品牌咖啡和品牌书店结合的趋势。

这种变化也体现在咖啡馆的位置逐渐从内部和后部向书店的入口移动,吸引读者探索内部。

上海武松书店的咖啡吧位于书店的入口处。姜摄

当书店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卖书场所,属性越来越多样化的时候,咖啡就像书籍一样,不断融入城市商业空间,赋能空间,为消费提供便利。"在一些服装店和理发店里也有咖啡店."刘军注意到了。

“咖啡给人的感觉,时而安静,时而活跃,时而苦涩,时而醇厚。这种多元化不就是上海的感觉吗?”朱对说道。

经济指数、咖啡指数和阅读指数

“当你想到高耸的外国建筑,正面对着宽阔的街道,门口是闪着晶莹光芒的玻璃招牌,楼上是当今文艺界的名人,不是在说话,就是在盘算着,面前摆着一大杯热气腾腾的无产阶级咖啡……”鲁迅曾在《革命咖啡馆》写道。

上海最早的咖啡座书店可以追溯到1930年。据上海图书发行行业协会副会长、资深书商王耀华介绍,它位于旧西门中华

路1420号的西门书店附设了咖啡座。这个咖啡座的“火车座”是从四川北路已经关闭的一个文艺茶座中借来的,书店还从东北一家书店的主人那里获得十多幅俄罗斯文学家的肖像悬挂在墙上,并装上了“西门咖啡”四字的霓虹灯招牌。

西门书店于1929年10月开设,是一家与“左联”有关的进步书店,曾编印《出版月刊》,因此被当局注意而歇业,仅仅存在半年左右。

著名的公啡咖啡馆则见证了“左联”的酝酿、中国新文学的涌动。在汪耀华看来,这些历史证明,于上海这座城市而言,咖啡已经跳脱出了单一的经济指征,烙上了独特的海派文化印记,成为人与人、情感与情感、文化与文化的链接和枢纽。“今天,重新梳理书店与咖啡的关系,既要发挥咖啡的功能,又要避免在一阵风后迷失经营主体的方向,让咖啡文化与阅读文化真正做到水乳交融。”

朵云书院·戏剧店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咖啡蛋糕组合

“一座城市的经济指数、咖啡指数、阅读指数,往往呈现一种正向的关系。”刘军发现,经济增速快的地方,人均阅读数量高,咖啡店的集聚度也高。无论是书店还是咖啡店,为城市提供的是充满活力和知识氛围的家与工作场所之外的“第三空间”。

“空间像是一个容器,一个好的空间不应该是‘干’的,而应该是‘湿’的,是有温度的。咖啡与书,扮演的就是这样的角色。”在业内人士看来,运营城市“第三空间”不该止步于带来营收、客流,还要让空间成为传播、解读、体验、转化信息的媒介。在空间这个“容器”中,无论是咖啡、书还是展览、文娱都是内容,更进一步的空间产品是服务。

大夏书店开发的主题精品手冲挂耳咖啡系列

朱晓晔提到,瑞金二路街道打造的服务功能型咖啡商户自治平台“金咖联盟”正在酝酿一系列“咖啡+”的动作,比如“+文化”将上汽·上海文化广场的演出、购票和衍生品带到咖啡店铺中,“+科学”借助南昌路科学会堂玩点跨界;“+怪咖”结合潮流文化,通过发售手办吸引年轻人……“南昌路本身是一个历史街区,有着丰富城市更新的资源。能不能打造一些产品,让咖啡店成为城市体验的一部分?培训咖啡店主,不单会做一杯咖啡,还能讲出城市的故事、咖啡的故事。+阅读,有很大的潜力。”

上海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推出“咖啡+阅读+文化——好书店·好咖啡”活动,也计划举办书店咖啡拉花大赛、咖啡师培训认证等,在图书发行行业中培养咖啡专业人才。

可以期待,懂咖啡的书店人和有文化的咖啡店主,在上海创造更多新的故事。

标签: 咖啡 书店 咖啡店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