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民生活资讯网 >> 商业 >> 时隔9个月 央行和外汇管理局采取重大举措降低这一关键指标 什么信号?

时隔9个月 央行和外汇管理局采取重大举措降低这一关键指标 什么信号?

发布于:2020-12-12

时隔9个月,针对金融机构的宏观审慎调整参数下调回1,旨在控制金融机构跨境融资上限,防范双向汇率波动加剧背景下的跨境融资风险。

汇率环境已经大为不同,时隔9个月,央行、外汇局联手再将这一重要参数进行调整。

12月11日,央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为进一步完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引导金融机构调整市场外汇资产负债结构,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将金融机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整参数从1.25下调至1。金融机构应树立“风险中性”的理念,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这是自今年3月11日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上调至1.25后,时隔仅9个月再次调整。不过,值得注意的,这次参数调降的对象只面向金融机构,企业并不在列。

跨境融资的宏观审慎调整参数直接影响企业和金融机构可以在境外融资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金融机构参数下调意味着金融机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降低。这将有助于在当前汇率双向波动加剧的情况下,控制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风险。

中银国际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降低金融机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整参数本身就是反周期调整,也属于疫情应对的暂时政策退出。从6月到现在,人民币汇率连续六个多月上涨,市场出现一些顺周期的情况。通过宏观审慎系数的反周期调整,其实是想释放一个信号,促进市场预期分化,促进外汇收支平衡。

什么是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

2016年开始对本外币一体化全面跨境融资进行宏观审慎管理。与原企业跨境融资模式最大的变化是,央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不再对企业和金融机构实施外债预审批,而是由公司事前签订合同备案,金融机构事后备案;金融机构和企业在与其资本或净资产挂钩的跨境融资上限内,自主开展本外币跨境融资。

根据央行确定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公式,决定企业或金融机构跨境融资余额上限的核心因素包括跨境融资杠杆率和宏观审慎调整参数。不同的是,企业跨境融资余额上限还受到净资产规模的约束,而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分别受到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实收资本或股权资本公积)的约束。

根据以往的规定,在推进全面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后,央行可以根据宏观调控需要和宏观审慎评估(MPA)结果设定和调整相关参数,对金融机构和企业跨境融资进行反周期调整,使跨境融资水平适应宏观经济热度、整体偿付能力和国际收支状况,控制杠杆率和货币错配风险,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该信号意义重大,为外汇市场降温

今年3月上调宏观审慎调整参数,恰逢海外央行为应对疫情影响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进一步扩大了低利率甚至负利率的市场规模。当时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是相应的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攸欣告诉中国券商记者,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背景下,企业外币融资快速增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内金融机构外币贷款快速增长。截至11月底,外币贷款较年初增加1090亿。美元,比5月底本轮人民币升值开始时增加559亿美元;二是外债余额同步增长。截至第二季度,外债余额比年初增加751亿美元。年初,为应对疫情,鼓励企业向境外募集资金,系数由1提高到1.25。目前,我国疫情已逐步得到控制,经济复苏加快。但与此同时,宏观杠杆率开始上升,企业债务违约时有发生。在这种背景下,为了避免风险的进一步扩散,避免海外风险对中国的波动影响,有必要加强金融机构跨境融资的反周期管理。因此,此时也有必要降低调整参数。

不过,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此举的信号更有意义。大多数企业和金融机构都有足够的跨境融资规模,一个宏观审慎调整参数的微调对大多数企业和金融机构并没有太大的实质性影响。

关涛表示,自6月份以来,人民币汇率连续六个多月上涨,市场存在一些顺周期情况。通过宏观审慎系数的反周期调整,其实是想释放一个信号,促进市场预期分化,促进外汇收支平衡。同时,由于这一措施主要针对银行,限制了银行向国外借款和对内发放外汇贷款的能力,因此对企业应该没有直接影响。而且,反周期调整是宏观调控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需要。

“跨境融资的宏观审慎调整参数类似于远期购汇的风险准备金率和反周期因素。都是宏观审慎调整工具。这种调整也可以凸显央行的政策意图,达到冷却汇率的目的。”以上也是业内人士说的。

12月11日,Wind数据显示,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16:30收盘价报6.5411元,较前收盘价涨69点。本周,在岸人民币汇率累计跌109点。

汇率双向波动加剧,跨境企业应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

虽然人民币汇率自今年5月以来大幅上涨,但市场普遍认为,未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将进一步加剧。面对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加剧,企业应加强汇率风险管理。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发言人王春英近日公开表示,在汇率波动日益加剧的世界,如何管理好汇率风险,对企业的财务业绩至关重要,尤其是国际业务比重较高的企业。企业应以主营业务为主,财务管理应坚持汇率风险中性原则。要适应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市场环境,克服“汇率波动恐惧症”,理性面对汇率波动。要精心安排资产负债的货币结构,合理运用衍生品管理汇率风险,保持金融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要重点发展主营业务,不要用太多精力去判断或投机汇率走势,避免偏离主营业务或将衍生品交易变异为投机套利,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在管涛看来,与其说人民币汇率是新的周期,不如说是新常态。在下一阶段,人民币汇率建立在均衡水平的基础上。跌多了就涨,涨多了就跌,双向波动。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不要赌汇率单边走势,树立意识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文彬也表示,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际经济环境存在许多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尤其是美国的经济走势、货币政策以及美元指数走势,会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更大的溢出效应。一旦美元指数再次反转升值,会造成非美元货币贬值,跨境资本回流,给跨境企业带来很大的汇率风险。因此,跨境企业应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的理念,善用汇率风险管理工具,避免汇率大幅波动给企业正常经营造成损失。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