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民生活资讯网 >> 商业 >> 90后工作者:为了买一套小两居室 父母打零工帮我交首付
90后工作者:为了买一套小两居室 父母打零工帮我交首付
在2020年和2021年交替之际,最早的一批90后已经30多岁了。在中国语境中,站在30岁意味着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发展方向,也意味着成为社会和家庭的中坚力量,承担更多的责任,面对更多的挑战。这一次,我们与《包边》的读者、互联网和30岁左右的新经济从业者聊天,试图通过他们的困惑和焦虑,理清当下的个人困境和个人命运与时代关系的脉络。今天是《三十》的第三个话题,关于住宅。
作者|李卓克陈阳杨松源
编辑|张洋
三十岁的门槛之外,社会的标尺来了,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有一个稳定的住所。
一二线城市房价持续飙升,工资涨幅跟不上房价。有些人感叹上车越来越难。租房不容易。长期租用的公寓如雷贯耳。冬天被房东扫地出门,还要继续还银行贷款。
在中国,房子不仅仅是住宅,还涉及到定居、婚姻、学区等利益,所以买房似乎是必须的。目前,政府正在积极推行“禁止炒房”和“租售平等”的政策。买房还是不买房,是90后之前一个比较难的选择题。
其中,有的选择掏空六个钱包来购买安全感;有的人后悔煽动杠杆买房,希望快点转手;有人认为事业是最大的保障来源。
无论如何选择,让房子回归房子的本质,让生活专注于自己的感受,这才是追求幸福生活的态度。
房子给我安全感
爸妈做零工帮忙攒首付
胡一飞|后厂村某大厂运营
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人。今年之前我在媒体工作了很长时间,所以收入并没有太高。来了互联网公司后,收入确实大幅度增加,但是我家是一家已经进入黄昏的互联网公司,没有选择。
我长期处于焦虑状态。这几年养了一只狗,住在朝阳区一栋破旧的老房子里。三里屯几公里远,可以感受到帝都最繁华地区的繁华。今年,我搬到了后场村。当我在考虑如果不在城里会不会少花点房租的时候,我准备了5000元的预算。结果我在“村”被抢了6000块钱的房子。
咬着牙定了6100的价格。结果配置的热水器只能发出三分钟的热水。这也是某种内卷。
每天晚上热水器出来放冷水的时候,我都在想,有了“主人”这个称号以后,我的生活是不是会轻松一些。
我从来不关注房价,因为不敢想。在媒体工作,收入微薄,不想看。偶然看到弹出的信息,就闭上眼睛关掉。看的时候头疼。
去年,公司加薪了。我带着勇气去朝阳区双桥看了一套两居室。结果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贵。总价200万,50多平米。它不大,但对我来说足够了。按照30%的首付,你只需要交60万。这个数字可以接受,我就回去看了看银行卡,比脸还干净。
我工作了六年,却从来没有攒过钱。房租是大的,扣除五险一金工资也不多。另外,工作之余会去酒吧,相亲养狗这几年也消耗了不少。
我问身边的人,在北京买房要靠六个钱包。可惜我只有两个钱包。我妈从老家来北京打工,一个温泉打扫卫生,我爸留在东北打零工。他们一个月能挣5000多,但是花的多,存不了多少。我劝过几次,这钱没用,没事,租房子能住一辈子。但是我爸妈说不攒就继续打零工。
我对房子很着迷。它能带给我安全感。朋友劝我找个好姑娘,一起努力买房。这个说,我为什么不想找?我试过几次,都不理想。现实是对方也有诉求。如果没有房间,希望有套房。如果有套房,希望两个人各有一套房。
如果我不吃不喝,我也许能把这笔首付存两年。但是即使我不吃不喝,我的狗也要承担费用。这是一个悖论。我想给我的狗买一栋房子,但因为它,我更难实现这个目标。
买了149平的毛坯房
40万装修费难倒我
张浩 | IT行业
30岁的我终于买了人生第一套房,——,149平的复式,没多久就后悔了。
在福建泉州工作7年,早就打算在这里买房了。我有两个儿子。总觉得孩子会长大。没有家我活不下去。有自己的房子真的很稳定。
我见过一栋又一栋的房子,但还没决定。今年年初,受疫情影响,原房主决定卖掉房子。这里一手房子的价格在12000左右。我买了新房,最后的价格定在7600,很划算。
这是一个还没有装修的粗糙的房子。看房的时候中介给我们看样板房。我们看的时候,我们家很喜欢这种户型。后来我们也没看别的,就决定了这个。
前几年信用卡逾期,贷款额度有限。为了买下这套房子,我花了将近70%的积蓄,加上房贷和亲戚朋友借的钱,我负债将近80万。
刚买这套房的时候很开心。我家一直住在我们单位的宿舍,现在有了自己的房间。
在我开始规划装修后,我渐渐对这套房子产生了反感,甚至后悔买了它。
一方面是因为准备装修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连二楼的楼梯都不太合理,需要更换。另一方面,仔细算一下,房子装修和家具的总成本大概会在40万左右,对我来说确实很大,至少五年内可能拿不到。
对我来说,买房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另外,我跟亲戚朋友借了很多钱,不能借太久。我要在五年内还完。于是我甚至开始想,如果有人愿意买,我就把房子按原价卖了,不赚任何钱。
有时候想想就觉得很难受。我知道这房子是我的,但我不能住在那里。当时买的时候只考虑户型好,性价比高,至于后续装修之类的费用能不能承担就完全忽略了。
刚交了房款,原房主总说后悔,舍不得卖。真正买下的时候,后悔的人变成了我们,买的压力太大,买不起。
线上房源都是假的
20个中介找不到一套房
范林| 某互联网大厂文案策划
2018年,为了事业的发展,我放弃了在长春有车有房有妻儿的安稳生活,来到北京成为“北漂”。
漂泊两年,换了三套住宅,不得不说,在北京租一套好房子真的很难。
两个月前,我换了工作,离原居住地很远。我想找一套新的两居室,接手长春的父母孩子,于是走上了找房子的“不归路”。
当我开始看房子时,我打开了住在同一个城市和住房的58个人的在线列表。当时我以为很快就能找到合适的房子。——上的房源看起来物美价廉。打电话给中介后,中介还说都是房子的真实照片,可以随时看房子。我开始每天兴奋地纠结住在哪里。
很快,我约了中介周末看房。周末到了,联系中介的时候被告知,我感兴趣的房产没了。令人发指的是,我前一天问物业还完好。
这两个月我加了不少于20家中介,所有满意的房子最终都会消失。"我刚刚把它租出去,但系统背景没有被移除."“清单太远了,看不见。”“主人没有时间,没有钥匙看不到房间。”三十多年的生活经验告诉我,这些房子最后都是看不见的。
“别套路我,你这房子是真的吗?别给我那些想象出来的。”现在如果在网上看一套房,加上中介,我不得不这么说。
最后线下只看到十几套真房子,基本都是破的。最差的浴室脏到连皮肤都从墙上掉下来,照片里却看不出来。
努力了两个月,还是找不到合适的房子。
我吃过找不到好房子的教训,至今记忆犹新。在北京的第一年,我住在高碑店的一个小公寓里。还有当地居民开发的私房,属于隔离建筑。房子的租金是每月3000元。价格不便宜。离地铁很远,只坐公交,还好是一居室。
直到我留下来,才发现“雷斑”还在继续。
那里的居民太杂了,包括上班族、学生、建筑工人甚至外国人。大部分还是短租,一直不适应周围的人事变动。
晚上,是最糟糕的时候。我的房间很小,甚至比酒店房间还小,只有一张床和一张钉在墙上的桌子。房子隔音特别差。作为一个喜欢安静休息的人,半夜在楼下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听到过很多争吵。
最难直视这个房子的时候是我住了一个月后,——。我在打扫房间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用过的杜蕾斯,她已经在我的房间里枯萎了。
室友跳楼自杀
3个月换了4个地方
吴尚|某互联网大厂运营
在北京2年了,不知道搬了多少次家。这三个月,搬了三次家,换了四个地方。各种事情都被我遇到了,很不好。
大概是8月中旬吧,我刚提到不久室友跳楼自杀,才30岁。那天是星期六,我回家了。看到微信群里的楼主问我们有没有人出事,让群里的人都来说说话。最后跳楼的室友一直没回消息。
我问了其他室友,才知道我跳楼了。我不问,楼主想瞒着我。
续约的时候房东坐在地上说3500,我只好涨价。上升了200到300。虽然看起来不多,但是临时涨价让人感觉不舒服。当时一生气就不想租了。后来我以为又要找中介搬家了。太麻烦了,我妥协了。
这些房东有时候真的很气人,但是你也无能为力。
房子出事后,第二天回到北京,搬走了。我怕闹鬼,和同事呆了几天。
楼主一开始没退我押金,是不可抗力因素。本来是要退的。最后还是叫警察还给我。因为离正式离开还有三个星期,我就在附近租了房子,搬到那里住了三个星期。
后来,我找到了一份新工作。搬到丰台才两个月。搬回海淀,又要搬回来。这种情况下房子是不断换的,因为房子没到期,押金是不退的,搬来搬去有一万块的损失。
最难熬的一个月,我同时交了三次房租。当时刚跳槽,工作也不是很顺利。
还好现在好多了。现在的室友是我认识十几年的同学,所以我没那么孤独。和之前的室友一样,都是合租,基本不认识。下班后他们回到了各自的家。一个有隔板的房子可以容纳5、6个人,基本没有通讯。
北京太大了,换工作难免要换房子。但是买房子太远了,买了房子搬去工作更不方便。目前我还没有买房的想法。之前看到同事在大兴附近买房,但还是要在海淀租房,住不下去了。有房和没房有什么区别?
我觉得安全感不是房子给的,是事业和金钱给的。
(应被申请人要求,正文为化名)